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别和钡餐检查后存钡高度和宽度的差别,来评价气囊扩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比较钡餐检查后1分钟,5分钟的存钡高度和宽度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年龄和性别因素对扩张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从2005年到2009年的首次接受气囊扩张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63名,男性29名,女性34名,平均年龄为44±15.1岁(最小的为11岁,最大的为73岁)。63名患者共接受3.2厘米的气囊扩张治疗90次。比较90次扩张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评分总分和钡餐检查后的1分钟、5分钟存钡高度、宽度的差异,评价治疗的有效。分析钡餐检查后1分钟、5分钟存钡高度、宽度分别于症状评分和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将90次治疗按症状评分变化和钡餐检查后存钡高度变化分组,评价年龄和性别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咽下困难、胸痛和反流症状评分和评分总分,及钡餐检查后1分钟存钡高度、存钡宽度和5分钟的存钡高度p值均小于0.005,差异有显著性,而5分钟的存钡宽度治疗前后无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63)。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也存在于钡餐检查后1分钟存钡高度与咽下困难评分(P﹤0.05,rho=0.47),胸痛评分(P< 0.05,rho= 0.42)和症状评分总分(P< 0.05,rho= 0.46)。但是钡餐检查后的1分钟的存钡宽度、5分钟的存钡高度及宽度和症状评分以及总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在总共的90次气囊扩张治疗中,73次(81%)的症状总分变化和存钡高度变化是相似的,其中有30次(33.3%)存钡高度和症状评分都﹥50%缓解率,29次(32.2%)存钡高度和症状评分都为91-100%缓解率,通过与年龄和性别的分析,发现年龄与评分总分和1分钟存钡高度都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0.005),是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结论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治疗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减小。63名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访5年的有效率为70%。症状评分与吞钡检查在评价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都可以评价扩张治疗的效果。年龄因素是影响扩张治疗疗效的因素,年龄小的患者扩张治疗的效果差于年龄大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内毒素性ALI大鼠模型,观察两种不同浓度姜黄素在不同时间点对内毒素性大鼠急性肺损伤形态学、氧合、肺组织氧化应激及血红素氧合酶-1( 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5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B组溶媒二甲基亚砜对照组(DMSO),C组脂多糖造模组(LPS),D组脂多糖造模组+姜黄素100mg/kg处理组(LPS+CUR100mg/kg),E组脂多糖造模组+姜黄素200mg/kg处
前言: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一般指原发于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壶腹部癌,根据肿瘤的部位,肝外胆管癌又分为上段胆管癌(
目的:HATCH评分可用于评估房颤进展,包括年龄、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五项因素。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患者的HATCH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