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侵入我国,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文章以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首先阐述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强化政治认同、构建共同价值观;凝聚民族情感、传承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内蒙古地区和谐发展;实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笔者在2012年9月-11月对内蒙古自治区在校蒙古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根据蒙古族分布情况及所选取的高校2012年的招生情况,采取抽样配额的方法,统一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实际回收300份,有效问卷为278份。问卷是在参考学界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自制的封闭式问卷,共设计了30个问题,大致可以归为基本信息、学习类问题、民族意识类问题、课程与教学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蒙古族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他们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鲜明,有传统的民族情结,对民族问题比较敏感;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承受着各种压力,易产生消极心理;群体意识强烈,处理问题较为果断,情绪不稳定,易意气用事;容易接受新思想,好奇心较强,价值取向逐渐实惠化、功利化。成长环境、无差别的学校管理模式、经济社会环境、文化适应问题、宗教信仰成为影响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做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工作;创新教材,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尊重蒙古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以优良民俗和民族游戏、体育运动为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蒙古族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加强职业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蒙汉兼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秉承“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切实解决蒙古族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开展以红色网站和红色旅游为主的红色教育等措施。
其他文献
从1982年外经贸部着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到2002年《反倾销条例》的颁布,我国以二十年的时间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证明责任契约是双方当事人通过约定变更证明责任,即当出现真伪不明的情况下,不利后果的承担原本应当由证明责任规范予以规定,通过证明责任契约变更此规定。证明责任契约对于目前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行政权不断扩张,行政权扩张的结果是具有裁量特性的行政权扩展到了整个行政领域,行政裁量成为了现代行政权的核心。正如日本行政法学者田中二郎博士所言:“行政法的精髓在于裁量。”行政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一方面赋予了行政机关灵活处理事务的权力,弥补了立法的不足,适应了高效行政的需要,也利于个案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行政裁量权被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极大的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如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