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行政管理风险,即建设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由于未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规定或者由于外部环境等原因造成国家和群众一定条件的财产或精神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风险。随着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现行的建设行政管理在实践中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企业不配合管理,行政管理部门职业素质不够高,行政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从而给建设项目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均带来恶劣的影响,导致建设项目的失败,公众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失去信任。因此,系统地对建设行政管理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当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论文首先从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定义入手,界定了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并从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三方面对建设行政管理风险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现状并剖析实际职权运行中建设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建设行政管理存在的风险源,从而得出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生成机理。 其次,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头脑风暴、专家访谈等方法,识别出建设行政管理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及分析,确定出建设行政管理关键风险因素。 最后,通过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提出了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其中微观层面主要是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逐项防范,宏观层面则从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性质等考虑,运用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理论,构建出全面预控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将全面预控管理体系运用于建设行政管理,对建设行政管理人员合理、及时地处置风险有极大帮助,对建设行政管理风险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有极大改善,将主动防范风险引入建设行政管理风险控制中,提高建设行政管理在复杂环境下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根据建设行政管理风险产生程度高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成功的风险管理实践对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水平能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对建设行政管理风险防范的研究和运用可以提高建设行政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理论渗透到现代各个领域的项目管理中,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