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语助词主要用于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格助词和添意助词。其中,添意助词主要用于体词后,添加某种辅助意思。添意助词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但是用法及意义抽象复杂,较难把握。鉴于此,本文选取韩国添意助词中的“-(?)(?)”、“-(?)(?)”、“-(?)(?)”为研究对象,在语义、句法以及汉语中的对应关系等层面对三者分别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三者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期对韩国语学习者在“-(?)(?)”、“-圣外”、“-(?)(?)”的应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本文通过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三者在语义层面所表达的“包括”意义基本相同,但是各自表达的“极端”意义不同。“-(?)(?)”所表现的“极端”意义既可以指具有相同特点的某集合内的“极大量”,也可以是“极小量”;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于某集合内的“初始项”,即“极小量”;而“-(?)(?)”所表现的“极端”意义,只能指示某集合内的“终极项”。第二,添意助词“-(?)(?)”、“-(?)(?)”、“-(?)(?)”三者在形态特征上,特别在先行名词的特征、先行动词和形容词的制约、先行连接语尾的制约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受到制约的数量和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为他们之间的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第三,通过对语义、句法和在汉语中的对应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语义、句法还是在汉语对应层面上都具有很多共同点,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进行互换,但是也存在不通用的情况,尤其的“-(?)(?)”在汉语的对应形式较多,而“-(?)(?)”出现频率和对应形式较少,三者的不同点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