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在人际交往中作用地位的提升,个体使用网络向他人进行自我信息表露的行为特点及其表露后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日益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以往现实自我表露的研究相比,当下网络自我表露的研究尚缺有效的的测量工具,且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结论不一。本研究在预研究阶段翻译和修订了Leung(2002)改编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并对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领悟性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正式研究阶段,以中国大陆的1046名大学生为被试,对修订后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同时对基于预研究结果提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网络自我表露是一个五因子的结构,包括意识性、数量、积极性、深度和诚实性。(2)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3)网络自我表露的数量和深度因子的性别特征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意识性、诚实性和积极性三个因子性别差异不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及其三个因子朋友支持、家庭支持、他人支持的性别特征差异均显著,均表现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孤独感的性别特征差异不显著。(4)网络自我表露及其因子、领悟性社会支持及其因子和孤独感在专业特征上差异均不显著。(5)网络自我表露的数量和深度因子的城乡特征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城镇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意识性、积极性和诚实性因子的城乡特征差异不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及各因r、孤独感的城乡特征差异均不显著。(6)网络自我表露的年级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大四>大三>大一>大二:领悟性社会支持的年级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大三>大一>大四>大二;孤独感的年级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大二>大四>大一>大三。(7)网络自我表露与孤独感负相关显著,其中网络自我表露的意识性、积极性、诚实性三个因子与孤独感负相关显著,数量、深度两个因子与孤独感正相关显著;网络自我表露与领悟性社会支持正相关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与孤独感负相关显著。(8)领悟性社会支持在意识性与孤独感间完全中介作用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在诚实性与孤独感间完全中介作用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在积极性与孤独感间部分中介作用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在数量与孤独感间中介作用不显著;领悟性社会支持在深度与孤独感间中介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