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爱尔兰人——论奥尼尔剧作中的“爱尔兰情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被称为美国戏剧之父,他曾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正是他使得美国戏剧真正跨进世界的行列并对现代世界戏剧做出了贡献。 奥尼尔虽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作为一个爱尔兰后裔,他的人格和戏剧创作都受到了爱尔兰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本文力图从“奥尼尔与爱尔兰”这一角度来探讨他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爱尔兰情结,从而对奥尼尔其人其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爱尔兰民族是留存下来的唯一一支凯尔特族——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以爱尔兰血统而自豪的奥尼尔对爱尔兰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景仰古老凯尔特人的智慧、勇敢等伟大传统,熟知爱尔兰人的忧郁与乐观。然而他的爱尔兰天主教移民身份却使他从小就受到势利的新英格兰人的歧视,加上父亲又是当时不受人敬重的演员,四处漂泊,他一生中始终感到没有一个真正的“家”。他对美国现状也有着深刻了解,认为它的物质繁荣表面现象后实则为最大的失败,因为它为了追求物欲而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背弃了自己的信仰,这更促使他转向爱尔兰文化寻求一种精神解脱。 爱尔兰传统文化精神和当时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形成了他的爱尔兰情结。他的这种情结浸透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尤其是他的后期剧作。 在内容方面,奥尼尔的爱尔兰情结主要体现在真实地描绘了处于经济、文化、信仰等冲突中的爱尔兰人,塑造了大量爱尔兰原型人物。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二十世纪爱尔兰移民的生活与思想,迷惘与追求,反映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天主教是爱尔兰人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是在他们不幸的苦难日子里,所以除了揭示两种文化冲突的外在表现外,奥尼尔还表现了人物内心信仰的冲突以及信仰丢失后的残酷后果。他在剧本中用血和泪刻画出的人物内心世界实际上是奥尼尔精神追求的延伸,是他自己内心冲突的演化。 在形式方面,他的爱尔兰情结主要体现在运用了活泼轻快、富有节奏、情感色彩的爱尔兰方言、土语。语言在他的剧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中介物,爱尔兰方言的运用正是他个人无意识里的爱尔兰情结的体现。奥尼尔剧作中的方言使我们回到他无意识深处的欲望:他渴望能有一种爱尔兰生存模式、文化精神使爱尔兰移民找到真正的“家”,这样爱尔兰方言的运用就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奥尼尔剧作中浓郁的爱尔兰味道回荡着古老爱尔兰传说的主题,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恕,罪恶的忏悔与赦免则反映了奥尼尔整合这种文化冲突的企图,他希望为自己的家庭和人类找到灵魂的归属。
其他文献
杨树达先生的语源学研究既继承前人,又有许多创新,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影响广泛。他从汉语单音节字词的形、音、义多方入手,探寻造字之源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旁征博引,在文字考释
本文主要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探讨了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考虑到动结式涉及的内容多而且复杂,因此本文将讨论的对象限定在不带“得”的动结式,全文共分四章。在综述动结式研究的历
文章运用2000~2007年间统计数据,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交际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解码过程。语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如何参与交际以及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发挥语境
古壮字是在汉字的影响下,模仿汉字的造字方法,直接借用汉字或利用汉字作偏旁部首创造的方块文字,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其性质与域外对音相同。 在广西,粤语(含白话、平话)是主
研究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从命题形式、命题内容、命题指向、命题设计四个方面,分析指出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为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命名实体识别是近年来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命名实体是文本中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提高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率不仅能提高分词精度,而且对于提高信息抽取、信息检索、机
全球化趋势为各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在这些交流当中,法律翻译,尤其是司法领域的翻译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人际意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及对他人的态度。上世纪90
每个翻译工作者都会深切感受到,翻译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本文与现有多数研究论文不同,并非倾向于文化与翻译相互关系的研究,而是侧重探讨译者文化背景知识中的盲
大千世界,万物丰富多彩,各门各类,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为了更加方便地认识世界万物,人们的认知中离不开将事物归类,即范畴化。范畴化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们认识世界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