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在吗啡耐受大鼠触液核KCC2(K-Cl cotransporter 2)的表达及其在耐受前后的变化,探讨触液核及KCC2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组)及吗啡耐受组(M组),制作SD大鼠吗啡耐受模型后,分别进行行为学观察及采用CB-HRP/ KCC2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所在脑区KCC2的表达并进行比较。
结果:
1、在脑实质的特定部位恒定出现CB-HRP红色荧光标记的两个神经细胞簇,其他脑区未见CB-HRP标记神经细胞簇。
2、模型建立9天后吗啡耐受组大鼠痛阈显著降低。
3、各组均见CB-HRP阳性标记细胞,三组间CB-HRP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各组均见CB-HRP/ KCC2双标神经元,所有CB-HRP阳性标记细胞均表达KCC2,三组双标神经元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触液核有KCC2分布。
2、M组触液核神经元KCC2阳性数目无明显变化,触液核中KCC2是否参与吗啡耐受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