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交叉融合,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培养功能,冲淡具体学科的专业化,这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理念,课程综合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人类教育的发展史上,这种较为综合较为全面、模糊学科界限的教育模式是不乏先例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基本的培养人的模式。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育人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基地,是提高全民族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大力加强高职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一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领域。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探讨德、智、体、美育的互动,运用立体思维来培养高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艺术素质是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素质问题,在理论上属于艺术、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在实践上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在教育理念模式上归属于素质教育,故本文的研究借鉴了大量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与发展其学生艺术素质的关系,从实践上为高职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提供方法与途径,为学校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提供可能。这对于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充分发挥现代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   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研究,将具有前瞻性、实效性、科学性的课程理念运用到健美操教学中去,丰富了健美操教学理论;根据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和发展了艺术素质,提出艺术素质的概念,并提炼出艺术素质主要由艺术文化知识及技能、审美能力、艺术修养、艺术感知力、艺术创新能力等五个要素组成。同时,在理论上探讨高职健美操课程与高职学生艺术素质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上通过教学实验得以论证。得出:健美操课程促进学生形体美、动作美、节奏美、韵律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表现力和欣赏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感知美、感知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艺术感知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掌握审美知识和健美操知识,促进健美操技术技能的提高。
其他文献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魏青青等人以原型启发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经营管理情境中创造性问题解决实验材料库》,使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开始了实验室的定量研究。由于魏青青实验所用的大学生被试以及“一对一”的“学习—测试”研究范式,经营管理中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实验室中得不到现实地模拟,生态效度低。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将编制员工管理情境中创造性问题解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是培养良好写作动机的关键时期。反馈对学生的写作动机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试图探讨不同反馈对小学生写作动机的影响。 研究选取小学四年级和小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