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近代武汉宗教慈善事业研究为选题,主要依据当时的报刊、档案史料,结合使用方志史料和其他文献资料,了解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在武汉的传入、分布与发展情况,分析近代武汉宗教界从事慈善事业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近代武汉宗教界的作用和地位。研究近代武汉宗教慈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近代慈善事业和武汉城市史研究,总结宗教慈善事业的经验与教训,提升宗教慈善事业的社会功效,从而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宗教认识的某些误区,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源远流长的宗教,在武汉的传入、传播、分布和发展情况各有不同,并与武汉的发展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是慈善之母”,尽管佛教的慈悲观念、道教的慈济利人信仰和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救世观念在对慈善的具体理解和实施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对慈善事业的推崇是一致的。近代武汉宗教慈善事业的兴起是众多因素合力起作用的结果。在近代武汉天灾人祸、新旧交替和外来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加之武汉地方社会慈善的传统和“庙产兴学”风潮营造的氛围的双重影响,近代武汉宗教的发展虽然遭遇了种种困境,但仍顺应时代要求,谋求生存和发展,推动着宗教的传播。慈善既是宗教的传统,也是宗教扩大影响力的手段之一。近代武汉的百余年间,宗教界在医疗慈善、教育慈善、法会和赈灾济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组织团体及教众投身于兴办教育、送诊施药、施棺义葬、教养孤幼、收养难民、赈灾等全方位的慈善活动中,缓解了近代武汉社会的困境,减轻了地方民众的痛苦。近代武汉宗教界的慈善事业各具特点,佛教慈善具有互动性和超越性,注重社会服务;道教慈善特别关注生死和丧葬,将劝诫行善与修道成仙交织进行;基督教慈善对教育和医疗给予特别的关注。近代武汉宗教界的慈善事业为地方其他力量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地方社会各界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