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认识“1949—1984年的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有关问题,从政策体制、艺术美学、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大致轮廓,客观的呈现其在电影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并力求更进一步,把它们的可资借鉴之处和应引以为戒之处揭示出来,实现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准备分成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并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概念作出界定。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相关文献资料作出分析总结,然后提出新的目标;第二部分,对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历史脉络与基本态势进行描述,解答开题的疑问,同时为下面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奠定一个清晰的基础;第三部分,对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美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这些影片的类型特征、叙事与影像特征、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期美学风格的变化状况。第四部分,将从文化研究的层面,来深入分析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所蕴涵的内在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主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得出本文研究的一些基本结论。
本文认为,在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下上影的军事题材故事片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确实在很多方面能给今人带来直接的借鉴和启发,比如上影重视剧本、重视人才的传统等。但总的来说,由于种种政策的限制和和条件的制约,其实际取得的成就与可能取得的成就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引以为诫的方面大于可资借鉴的方面。例如当时相对单一的战争观和相对单一的电影形式,既不利于电影文化的多元化,也不利于我们正确地来认识战争、反思战争。当然,这些教训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的全部观点,都是建立在详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的,力求客观公正。当然,由于作者个人能力有限,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理解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因此,恳请本领域的专家、研究者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