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型糖尿病、超重及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糖皮质激素作为盐代谢,血压,免疫功能和代谢的重要调节激素,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大量文献报道了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及糖原合成,抑制葡萄糖转运子膜转位的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内葡萄糖不足;最近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的生物活性是受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1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调节的,而这两种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代谢紊乱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中均发挥一定的作用。亦有研究表明11β-HSD1在骨骼肌发生改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糖皮质激素受体及11β-HSD1可能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点。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BER)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临床常用于清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同时亦作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近年来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实黄连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药理作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很好的疗效,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多篇关于黄连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报道,为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目前其降糖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利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该模型具有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相分泌不足并存的特征,并给予黄连素不同剂量进行治疗(50、100mg/kg),结果表明黄连素有显著的降糖、降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我们进一步观察给药后骨骼肌1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改变。结果显示,模型组骨骼肌的11β-HSD1及GR蛋白表达增加,黄连素能够显著下调糖尿病模型大鼠11β-HSD1及GR的蛋白表达,提示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糖皮质激素的活动发挥其降血糖作用,这一机制可能是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骨骼肌抵抗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