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时期楚国内政外交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灵王之前,楚国王族中的公子势力一度十分强大,对王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从楚庄王在位的中后期开始,在“内姓选于亲”的用人原则指导下,王族中的公子们开始被委以重任,以分担公族小宗手中的政治权力。楚共王时期的令尹和司马都是由公子担任,中枢核心权力牢牢掌握在公子群势力手中。由于公子具有王位继承权,掌权的公子对王权产生很大威胁,迫使楚康王在即位后逐步把司马、令尹的职权转移给没有王位继承权的公族小宗势力,将公子群逐渐挤出中枢政治核心。楚康王死后,郏敖即位,任命公子群出身的公子围为令尹,这就是后来的楚灵王。手握大权的公子围抓住郏敖幼弱的时机,通过打击公族小宗和公子群中的敌对势力,扫清了篡位的障碍。楚灵王篡位之后,内政方面,警惕于公子群篡位的可能,将令尹、太宰等中枢核心官职交给公族小宗成员担任,事实上继承了楚康王扶持公族小宗势力、将公子群挤出中枢政治核心的统治策略。此外,与楚共王、康王时期相比,楚灵王的统治基础更加多元,其亲信臣僚中除了公族小宗成员外,还有非公族成员。为强化王权,楚灵王还吸收逃人成为自己的私属。对外方面,楚灵王始终把吴国作为战略打击的最主要目标。为此,楚灵王首先致力于与晋、郑、宋等国保持和平关系,为集中力量对吴作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楚灵王三年(前538年)到五年(前536年),楚国先后与吴国发动了四次战役,但未能产生有效的打击效果。灵王七年(前534年)至十年(前531年),楚人在淮北汝、颍流域大规模灭国、迁人、设县和筑城,致力于加强对该地区的直接控制,隔断晋、吴交通,建立新攻防体系,为接下来降服徐国、完成对吴战略包围做好准备。楚灵王在位时期对吴国采取的种种措施(包括与北方国家交好、对吴作战和建设新攻防体系),不断压缩吴人的生存空间,使得吴国最后在客观形势上被动形成了“服于楚”的态势。但是灵王十二年(前529年),楚灵王之弟公子弃疾等人在楚国方城之外发动的叛乱,最终迫使楚灵王自杀。此后,楚国对吴战略优势很快消失。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拱肋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尚未凝固形成有效承载力,此时钢管及流动混凝土自重会引起拱肋节点产生较大应力,容易发生节点破坏。目前,国内外对相贯节点承
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频繁在各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中检出,且由于其蓄积性、持久性以及其潜在的生物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因此被认为
富水风化花岗岩地层具有风化程度不均匀,遇水软化、崩解、随水流失的特性。其中全风化花岗岩颗粒组成不均匀,赋存孔隙水;强风化花岗岩为裂隙岩体,赋存裂隙水。当隧道从全风化
随着计算机、三维测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逆向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模具修复、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在对样件进行三维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被测样件本身的损坏或者是受测量设备、测量方式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获取的点云数据可能会存在孔洞。点云孔洞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重建模型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点云数据中的孔洞进行修复。本文针对三维点云数据孔洞修复问题,着重研究利用补拍被测样件在其三维点云数据中存在
近些年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很多潜在的危险,染料废水的排放对工业和环境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染料废水也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吸附法是去除废
本文开展了两种针对黑鲷幼鱼的荧光标记技术研究,实验旨在为国内放流黑鲷幼鱼的增殖放流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共三部分,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综述部分共两小节,首先
拥挤的城市泊车环境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而自动泊车技术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车位识别的精度、有效车位识别的准确度始终是一座“高山”,阻碍着泊车系统进一步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凡纳滨对虾是全球三大主养经济虾类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养殖产量最高的虾
调控有机分子的三重态激子已成为光电和光子学应用不可或缺的技术。此外,有机分子在基质中通常显示出高效的室温磷光(RTP)特性。而碳点(CD)优异的磷光性能,良好的水溶性,高的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对非活性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的进展做出了概述,对我们的工作“亲电试剂与非活性烯烃的不对称芳化-烯基化反应”进行详细描述。第一部分:非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