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要求:“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构建环湾型大城市框架,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然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客观地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不仅可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3个准则、9个要素、37个指标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4个层次为: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3个准则为:压力、状态和响应;9个要素为:经济发展压力、生态环境压力、社会发展压力、资源状态、生态环境状态、社会发展状态、经济发展响应、社会发展响应和生态环境响应;37个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口自然增长率、森林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生态与环保投入占GDP比例、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两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从主观和客观对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各层次进行赋权重。建立了“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群区域、青岛市、潍坊市和日照市的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权重。本文以“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群为例,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如下:①总体来讲,“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群区域生态安全处于一般安全预警状态,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状况有逐渐趋于安全方向的趋势;②整个区域和各市的压力系统对生态安全体系起着主导作用,即压力系统指数的变化决定了目标层生态安全指数的变化。状态系统和响应系统变化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一般安全的状态内波动,对目标层生态安全指数影响作用不大。区域内生态安全响应系统薄弱,响应措施远远不足,响应系统生态安全指数变化不大,而且数值偏低。③经济发展响应指数偏低,处于中度警告状态,区域在经济发展响应方面的财力投入不足;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值变化幅度较大,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值的重要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群生态安全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策:①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②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清洁生产;③创建生态示范,加强生态监管;④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机制;⑤激励研发创新,鼓励人才培养;⑥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培育生态文化。
其他文献
“双一流”建设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大学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国际联盟因其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和优势集聚等特点,有利于成
<正> 我厂是处理残积砂锡矿的选矿厂。近几年来原矿锡品位逐年下降,细粒锡石日益增多,磨后原矿中-37微米的锡石金属率为40~50%,精矿回收只有6~7%,而尾矿损失高达34~43%。因此,能
<正> 山楂原产我国,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之一。山楂果实营养丰富,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和饮料;山楂作为中药原料,具有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
使用二维时空图像分析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光照变化和阴影给车辆分割带来的困难,且该方法的计算量小,适用于低成本的实时交通监控系统.通过道路上方安装的摄像机获得图像序列,
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制度,通过健全公司股权结构,不但解决了管理人员长期激励问题,也真正使企业管理层和股东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西方国家许多企业通过多年的公司股权
结合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
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有助于增加区域内各地区的竞争,它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容易导致整个地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宜过大,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一旦达到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和统筹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标志着政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