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发脑电信号具有实时性好、无需结构化物理环境等特点。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系统,通过对自发脑电信号进行脑电节律分析,实时判断驾驶员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脑电信号具有实时性好、无需结构化物理环境等特点。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系统,通过对自发脑电信号进行脑电节律分析,实时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脑电预处理研究。
驾驶员的脑电信号在驾驶环境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眼电、心电和肌电等信号干扰,对脑电信号中干扰成分进行滤波处理是确保疲劳检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保障。文中对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和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ICA)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驾驶检测系统的具体要求,最终选择PCA方法作为脑电预处理方法。
(2)基于频谱分析的疲劳特征的抽取与疲劳程度的估计。
疲劳特征的抽取质量是疲劳检测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本文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对脑电信号中α、β、θ、δ特征节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α、β、θ、δ各个特征节律的相对能量值,并求出疲劳指数,进而估计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实验结果验证了特征提取与疲劳估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基于Matlab和VisualC++的驾驶疲劳实时检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驾驶疲劳实时检测系统是在Matlab和VisualC++两个软件平台下联合开发的。在Matlab环境下主要完成对核心算法部分各模块的设计、编写与测试工作,最终按照函数文件的形式生成相应的动态链接库(DynamicLinkLibrary,DLL)文件。在VisualC++环境下主要针对系统界面和脑电图仪的驱动接口进行设计,并调用Matlab编译生成的动态链接库函数完成相应的算法功能,最后在界面中显示出计算结果并绘制相关曲线。
(4)模拟驾驶系统的实验设计与构建。
为验证驾驶疲劳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模拟驾驶实验平台。让受试者模拟驾驶过程,对受试者进行实时驾驶疲劳检测。检测共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个时段为受试者进行模拟驾驶的前1个小时,第二个时段在受试者连续进行驾驶4个小时之后。对6名受试者的疲劳程度检测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疲劳判断结果。
通过脑电信号来评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具有客观、直接的优点,是一种较新的、很有前途的技术手段。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疲劳驾驶的检测研究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发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电梯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单部电梯已不能满足建筑内的交通需求,为缩短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几乎都离不开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领域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力电子产品,使得广大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大量的开始使用非线性负荷,使得电能质量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而本文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的电能质量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本文主要设计了由ARM和DSP构成的双CPU系统来完成对电能质量的远程监控。主要包括了由2片MAX125芯片构成的A/D数据
无人机地面滑跑是飞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地面滑跑过程中起落架、轮胎与地面相互作用产生地面作用力,在跑道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跑时出现
视频跟踪系统综合了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精密机械、电子技术、控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一项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伺服控制平台是其必要组成部分,是系统进行视频跟踪
本文对具有时变和非线性特点的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固定不变,不具备自适应的特点,将神经网络引入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MAC)控制器与常规PD控制器相结合的自适应控制器,取代常规的PID或PI控制器,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并基于DSP来实现。本文采用瑞泰创新的TCETEK-F2812-A评估板作为系统开发平台,设计了直流电机的外围控制电路,充分利用
在过去二十年中,混杂系统由于其广泛存在于工程和社会系统中而引起控制界极大的兴趣,切换系统是各种混杂系统中最为典型的一类混杂系统。切换系统由一组连续时间或者离散时间
风能是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在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同益加剧的形势下,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以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运行控制为主要内容,运用哈密顿系统理论与L2增益扰动抑制方法设计了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器,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对所设计的系统在Matlab/Simulink的软件环境下进行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实现了最
在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电解温度是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由于铝电解槽中熔融态的电解质具有高温、强腐蚀性等特点,采用常规的热电偶测温方法存在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视频编码这一应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上出现。面对现在各式各样的视频压缩技术,2003年联合视频工作组JVT (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H.264/AV
高铁因其便利性和环保性已成为我国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力量,中国高铁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高速列车是高铁运营中与旅客关系最紧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