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耳炎(Otitis)是由多种病因如细菌、真菌、机械损伤、过敏性疾病等引起的耳道炎症。目前对于犬耳炎的防治方法主要为耳道清洗,使用抗生素、抗真菌剂、杀虫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外用药剂,必要时采用外科疗法。然而,很多临床医师都是自己临床配制药物用于治疗犬耳炎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犬病临床上缺乏专用的治疗犬耳炎的单一或复方制剂。氟苯尼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禽及其他养殖业中的氯霉素类新型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活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本论文对用于治疗犬细菌性耳炎的复方制剂“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进行了研究,制定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同时对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体外抑菌试验该试验考察了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以氟苯尼考为对照药物,分别研究了两种药物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两种药物对试验菌株的MIC范围。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甲硝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32μg/mL,对假单胞菌为16-64μg/mL;而氟苯尼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32μg/mL,对假单胞菌为16-128μg/mL。试验得出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临床局部用药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
2.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剂质量标准研究本试验参考兽药质量标准、兽药典和兽用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三批中试生产样品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外观性状、pH值、装量和含量等进行考察,对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鉴别和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外观呈无色澄明油状液体,pH值在6.88左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对照品出峰时间对比可以鉴定氟苯尼考和甲硝唑;使用反相硅胶柱,乙腈∶水(30∶70; 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23、320nm进行检测,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符合要求,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精密度、准确度良好。
3.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稳定性考察本试验旨在考察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稳定性,并确定其有效期。通过对连续生产的三批中试样品进行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对其外观性状、pH值和含量进行考察,以确定其存放条件和有效期。结果显示:三批样品在光照为4500±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三批样品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条件RH=(75±5)%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稳定性考察指标检测结果与0月比较,差异不显著;三批样品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RH=(60±5)%条件贮存24个月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含量有所下降,但在5%以内,36个月试验结果显示,虽外观性状无显著差异,但氟苯尼考和甲硝唑含量与0月比较下降大于5%,试验得出,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在室温避光条件贮存,有效期为2年。
4.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剂急性毒性研究为了解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用寇氏法计算试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95%可信限。试验按等比级数设计7个剂量组,给药剂量按照氟苯尼考计分别为2000、1000、500、250、125、62.5、31.25mg/kg。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对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432 mg/kg,其95%可信限为289-647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该药为中等毒性物质,本品为外用在临床应用的情况下较为安全。
5.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剂皮肤刺激性试验本试验主要是考察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将8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家兔单次接触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后,对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影响,以及是否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中毒反应。结果显示,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刺激性记分均为0分,局部组织未见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等刺激反应。表明正常及破损皮肤对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的耐受性良好,无刺激性。
6.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剂对犬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试验本试验研究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对犬细菌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临床收集的120只感染细菌性耳炎的病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推荐剂量试验组,氟苯尼考溶液对照组。各组均按滴耳给药方式给药,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给药后观察10天。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推荐剂量组对犬细菌性耳炎的有效率均达到100%,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通过治疗各组患犬临床症状转化消失,基本痊愈。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甲硝唑滴耳液按3~4滴每次,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后,对犬细菌性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