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调是汉语音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调教学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过程中因受母语声调系统的影响而形成了“泰腔泰调”,这直接影响了泰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学习和汉语口语交际的成功率。本研究以泰国Mahasarakham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中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偏误进行实验研究。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声调感知实验,通过对学生进行单字调、双字调听辨实验,分析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的感知能力。结果表明泰东北中学生感知汉语普通话去声调和阴平调的能力很强,几乎无错误出现。但在感知辨认过程中,会将阳平感知为上声,也会将上声感知为阳平,且两种错误的出现呈现出对称性,这种错误的比率很低。第二部分为发音实验,通过对学生进行单音节、双音节词语的发音进行录音,并通过Praat5.3提取录音样本F0曲线,结合听感和F0曲线图综合分析声调偏误。结果表明被试学生发单字调和双字调时,各声调的错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阴平调调型都是平调,调值相对偏低;阳平调调型多为先降后升且上升缓慢;上声单念或后置时,错误集中在调尾无上升和折点靠前低音不够低,上声前置时几乎无错误;去声调型为高降调,下降过程比较缓慢,有拖沓感,尤其是处于后字位置时,情况更为严重。从音高来看,有一部分去声没有呈现出全降,起点不够高,降尾不够低。对于轻声的错误主要为阴平后读阴平;其他声调后调形错误,由于泰语重音后置导致轻声加强。泰东北中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2)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的语音不标准;对声调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声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还有来自教材方面的影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声调教学策略,分别为:1)对汉泰声调系统进行简单对比,帮助学生建立汉语普通话声调意识;2)调整声调教学顺序,简化汉语普通话声调系统;3)强化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听辨练习和单字调发音练习,建立汉语普通话声调体系;4)强化练习双字调,建立连调模式;5)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字—词—句”的模仿和跟读模式,加强模仿跟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