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中区域认知考查特点及备考策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地理高考试题多以区域为载体进行构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区域认知的培养多以区域知识的讲解为主,将区域认知能力置于较低的培养层面,且对于高考中区域认知的考查把握较差。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综合分析高考试题区域认知的考查特点,为一线教师提供区域认知理论与培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本文以近五年全国I卷地理高考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对2015-2019年全国I卷地理高考真题,从区域认知试题呈现形式、尺度选择及情境设置、区域认知内容与水平,区域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考查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并针对地理高考区域认知考查的特点,提出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方式及高考备考策略。统计高考中对于区域认知水平等级的考查研究结论如下:(1)命题中文字材料与图文材料同时出现,图文材料呈现多样,探究学生对于图文材料的理解力;(2)区域认知内容考查全面,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区域差异、区域发展等方面都有考查,其中以区域特征的考查最多。(3)给定材料区域尺度不一,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区域在近五年的全国I卷中均有出现,选取的区域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4)区域认知四个水平层级高考中均有考查,且重视对于区域认知综合性和应用性,考查方式全面(5)区域认知能力考查全面。基于高考中区域认知的考查查特点,笔者提出了高考中对于区域认知的备考策略。(1)利用好地图进行教学;(2)重视地理区域认知结构构建;(3)研究本地乡土地理地理课程;(4)利用好Google Earth;(5)利用地理研学,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关系、风险溢价来源都是投资者关心的主要问题,也是各国学者的兴趣所在,优化投资组合构成一般都是以获取更多的风险溢价为目标,本文也是以获取更多风险溢价为视角来进行股票投资组合分析的。目前关于股票超额风险溢价的研究有很多模型,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多因子模型。该模型通过选取与股票价格相关的因子,如公司基本面信息、市场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等,建立有效的筛选机制,进行股票投资组合的选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更是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主要根源,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制造的大趋势下,生产物流的管理与优化工作依然是围绕以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在制
采用XPS分析马尾松素材及其防腐处理试件表面氧碳比(O/C)前后差异、C1s谱峰变化情况,评估香樟木质部蒸馏水提取物和樟脑防腐剂处理马尾松试样的耐腐效果。结果表明:褐腐后试
‘阳丰’是我国甜柿主栽品种之一,其果实在常温下贮藏极易软化,低温贮藏可减缓其软化速度,但甜柿果实对低温敏感,冷藏时易发生冷害,从而失去其商品价值。自发性气调包装(MAP)依靠果实自身的呼吸作用使包装内部维持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可有效地降低果实生理代谢,延缓其成熟衰老。而1-甲基环丙烯(1-MCP)作为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果实采后保鲜。本文以‘阳丰’甜柿为试材,以不同厚度的聚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