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地理高考试题多以区域为载体进行构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区域认知的培养多以区域知识的讲解为主,将区域认知能力置于较低的培养层面,且对于高考中区域认知的考查把握较差。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综合分析高考试题区域认知的考查特点,为一线教师提供区域认知理论与培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本文以近五年全国I卷地理高考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对2015-2019年全国I卷地理高考真题,从区域认知试题呈现形式、尺度选择及情境设置、区域认知内容与水平,区域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考查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并针对地理高考区域认知考查的特点,提出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方式及高考备考策略。统计高考中对于区域认知水平等级的考查研究结论如下:(1)命题中文字材料与图文材料同时出现,图文材料呈现多样,探究学生对于图文材料的理解力;(2)区域认知内容考查全面,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区域差异、区域发展等方面都有考查,其中以区域特征的考查最多。(3)给定材料区域尺度不一,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区域在近五年的全国I卷中均有出现,选取的区域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4)区域认知四个水平层级高考中均有考查,且重视对于区域认知综合性和应用性,考查方式全面(5)区域认知能力考查全面。基于高考中区域认知的考查查特点,笔者提出了高考中对于区域认知的备考策略。(1)利用好地图进行教学;(2)重视地理区域认知结构构建;(3)研究本地乡土地理地理课程;(4)利用好Google Earth;(5)利用地理研学,提升区域认知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