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对于肺血减少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双向Glenn术后(BDG)肺动脉压力大小的预测效能和肺动脉发育状况的评价价值。
【材料与方法】
收集96例双向Glenn术后肺血减少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的右心导管检查和心脏CT检查的资料。根据右心导管检查中的平均右肺动脉压力(mPAP)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压力升高组(PAP>15mmHg)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组(PAP≤15mmHg)。在CT图像上测量所有患者的上腔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下腔静脉的长径、短径、周长和面积,双侧肺动脉测量直径和面积,计算M率、Nakata指数等比值,同时记录动、静脉侧支存在情况。以右心导管检查测得的平均右肺动脉压力作为金标准,运用逻辑回归分析以上测量指标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运用ROC曲线分析以上测量指标预测肺动脉压力大小的效能。测量其中43例同时具备BDG术前和术后CT图像患者的CT数据,主要包括左、右肺动脉面积,计算Nakata指数和左、右肺动脉指数,评估BDG手术对肺动脉发育状况的影响。收集最终行改良Fontan手术的患者于术后一年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析Fontan术前肺动脉压力及BDG术后肺动脉发育状况对于改良Fontan手术术后预后的影响。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长径(P=0.01)、静脉侧支开放(P=0.01)是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ROC分析中,当吻合口长径联合静脉侧支开放因素时,预测效能较单个因素高;此时,吻合口长径预测效能AUC=0.752(95%CI:0.603-0.901),吻合口长径切点值为1.50(标化后),敏感性85%,特异性71%,阳性预测值48%,阴性预测值92%。BDG术后患者的右肺动脉指数和Nakata指数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右肺动脉指数(RPAI)从术前的134.68mm2/m2(IQR:101.30-177.23mm2/m2)增长至术后156.20mm2/m2(IQR:104.94-206.16mm2/m2)(P=0.01),Nakata指数从269.45mm2/m2(IQR:193.79-315.60mm2/m2)增长至265.73mm2/m2(IQR:196.51-368.51mm2/m2)(P=0.05)。左肺动脉指数(LPAI)从术前的119.89mm2/m2(IQR:79.28-177.15mm2/m2)负增长至术后111.27mm2/m2(IQR:68.23-184.36mm2/m2)(P=0.46)。右肺动脉指数变化(RPAIchange)和左肺动脉指数变化之间(LPAIchange)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DG术后肺动脉发育状况与Fontan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具有相关性(P=0.16),但可为Fontan类手术管道的选择提供更好的解剖学条件。术前肺动脉压力大小与改良Fontan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相关性(P=0.03)。
【结论】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长径联合静脉侧支开放这2个参数可用于预测BDG术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双向Glenn手术可以促进右肺动脉发育,为二期Fontan类手术提供解剖学条件。BDG术后肺动脉压力升高(PAP>15mmHg)的患者在Fontan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
探讨CT对于肺血减少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双向Glenn术后(BDG)肺动脉压力大小的预测效能和肺动脉发育状况的评价价值。
【材料与方法】
收集96例双向Glenn术后肺血减少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的右心导管检查和心脏CT检查的资料。根据右心导管检查中的平均右肺动脉压力(mPAP)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压力升高组(PAP>15mmHg)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组(PAP≤15mmHg)。在CT图像上测量所有患者的上腔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下腔静脉的长径、短径、周长和面积,双侧肺动脉测量直径和面积,计算M率、Nakata指数等比值,同时记录动、静脉侧支存在情况。以右心导管检查测得的平均右肺动脉压力作为金标准,运用逻辑回归分析以上测量指标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运用ROC曲线分析以上测量指标预测肺动脉压力大小的效能。测量其中43例同时具备BDG术前和术后CT图像患者的CT数据,主要包括左、右肺动脉面积,计算Nakata指数和左、右肺动脉指数,评估BDG手术对肺动脉发育状况的影响。收集最终行改良Fontan手术的患者于术后一年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析Fontan术前肺动脉压力及BDG术后肺动脉发育状况对于改良Fontan手术术后预后的影响。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长径(P=0.01)、静脉侧支开放(P=0.01)是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ROC分析中,当吻合口长径联合静脉侧支开放因素时,预测效能较单个因素高;此时,吻合口长径预测效能AUC=0.752(95%CI:0.603-0.901),吻合口长径切点值为1.50(标化后),敏感性85%,特异性71%,阳性预测值48%,阴性预测值92%。BDG术后患者的右肺动脉指数和Nakata指数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右肺动脉指数(RPAI)从术前的134.68mm2/m2(IQR:101.30-177.23mm2/m2)增长至术后156.20mm2/m2(IQR:104.94-206.16mm2/m2)(P=0.01),Nakata指数从269.45mm2/m2(IQR:193.79-315.60mm2/m2)增长至265.73mm2/m2(IQR:196.51-368.51mm2/m2)(P=0.05)。左肺动脉指数(LPAI)从术前的119.89mm2/m2(IQR:79.28-177.15mm2/m2)负增长至术后111.27mm2/m2(IQR:68.23-184.36mm2/m2)(P=0.46)。右肺动脉指数变化(RPAIchange)和左肺动脉指数变化之间(LPAIchange)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DG术后肺动脉发育状况与Fontan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具有相关性(P=0.16),但可为Fontan类手术管道的选择提供更好的解剖学条件。术前肺动脉压力大小与改良Fontan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相关性(P=0.03)。
【结论】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长径联合静脉侧支开放这2个参数可用于预测BDG术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双向Glenn手术可以促进右肺动脉发育,为二期Fontan类手术提供解剖学条件。BDG术后肺动脉压力升高(PAP>15mmHg)的患者在Fontan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