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国并购审查制度研究及完善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变大,外国公司为了在我国快速加入竞争,纷纷采取资本市场中最快的发展模式----并购。由此,跨国并购行为在我国日趋活跃而且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美国、欧盟、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并购审查制度而言,我国的跨国并购审查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体系松散、位阶不高、制度不完善、指引不明确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尽可能吸引外资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跨国并购对我国竞争领域、国家信息产业安全、经济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完善、合理的跨国并购审查制度必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吸引外资和科技的同时维护自身的经济国防安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明跨国并购审查学理上的基础后,论述、分析、比较了典型国家的跨国并购审查制度。而后,剖析我国跨国并购审查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完善构想。文章包括四部分,首先,对跨国并购审查制度的基本理论予以介绍,依次论述了研究跨国并购审查制度的意义、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内容分类。其次,介绍了跨国并购审查制度中的反垄断审查的内容、特征、法理基础以及比较美国、欧盟和我国的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内容、发展、现状和各自特点,进而为我国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借鉴。然后,介绍了跨国并购审查制度中的国家安全审查的内容和法理基础、国际法基础。比较了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制度建设,以及我国的相关标准法规。最后,论述了我国跨国并购审查制度的重构以及完善制度建设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比较广告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我国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也相应形成了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标准。但是,在比较广告的合法性标准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适用前提、要件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日益专业化、复杂化的纠纷呼唤多元化、多层次的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以满足不同的市场主体解决商事纠纷的需求。行业仲裁的出现,弥补了市场
法官释明权作为一种平衡多种诉讼价值需要的精巧制度装置,被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民事诉讼中作为保护当事人权利的大宪章而采纳。释明权制度在维护司法的公正性、提高诉讼效
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所必须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把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邓小平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员时就开始了
契约历来属于私法上的概念,公法上运用得极少。由此可推之,私法发达的地区,契约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而我国私法传统比较薄弱,加上公权法定主义的影响,所以对诉讼上当事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