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众恐惧是交流恐惧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研究显示面众恐惧的现象很普遍,同时面众恐惧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些现象,高度面众恐惧者因面众恐惧高而发展受阻。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环境,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培养健康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又因他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生长环境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贵州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父母教养方、自尊和孤独感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1、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受诸多人口变量的影响:来自城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新生面众恐惧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家庭气氛较紧张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显著高于家庭气氛较融洽和一般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父母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越关心,其面众恐惧就越低。2、担任班干部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显著低于未担任班干部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成绩越好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显著越低;不同专业类型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差异不显著。3、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与其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相关;其父母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4、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孤独感均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面众恐惧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