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及对被调查者进行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免疫因子的变化,探讨心理因素与妇科恶性肿瘤发病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CS、SSRS)对妇科恶性肿瘤组(n=100 )、妇科良性肿瘤组(n=80)、健康对照组(n=80)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被调查者血清中的皮质酮(CS)、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2(I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其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恶性肿瘤组病前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和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负性事件频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低于其它两组,尤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而消极应对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亦存在差异(P﹤0.05)。2.妇科恶性肿瘤组血清肾上腺素(NE)、皮质酮(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1);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恶性肿瘤组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恶性肿瘤患者负性事件和消积应对与NE、CS、VEGF水平呈正相关;而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均与NE、CS、VEGF呈负相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事件、消极应对与IL-2水平呈负相关,而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IL-2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低的社会支持、不良应对方式等心理因素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等改变,影响妇科恶性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