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德豫是中国现代著名诗歌翻译家。他翻译了莎士比亚、拜伦、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以及朗费罗等诗人的多部作品。他的译作《拜伦抒情诗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影响深远。而1996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对照: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更是在1998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其译作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有评论家认为,这本译作是“形神兼备信言美”。而中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卞之琳认为,杨德豫的译作可以“代表中国译诗艺术的成熟”。身为翻译家,杨德豫的诗歌翻译活动历经半个世纪,从最初采用自由散漫的诗体形式,到最后坚持以格律诗译格律诗,成为现代中国新格律诗派最具代表性的翻译家之一,其诗学观经历了从非格律到格律的转变。本文选取杨德豫的获奖译作《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从翻译诗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试图总结出杨德豫译诗的特色、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及遵循的翻译规范,并将杨的翻译置于当代的文学、诗学背景下予以考察,分析其作用及影响。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动机、研究范畴、方法以及预期结论。第二部分为正文,下设三章。第一章描述译诗在节奏方面的特点,包括音顿的整齐、字数的均齐,以及诗行的构成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如何营造这种节奏效果。第二章描述译诗在音韵方面的特点,包括韵式的对应,韵式的变格,以及声韵的运用三个方面,经过分析,总结译者所采用的策略。第三章将译作置于整个社会文学系统中,描述译者的诗学观,并探讨其与整体的文学主体特定时间段诗学观的关系。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主要对译作进行评估。最后,本文研究者对此项研究的意义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