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觋作为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产生了,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中,巫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越古老的时期,巫觋的地位往往就越高。从先秦时期开始,巫觋经历了一个地位不断衰落的过程。至汉末三国时期,在社会的激烈动荡之中,巫觋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其职能逐步分化。同时,由于道教的兴起与统治者的打击,巫觋在社会上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巫觋进行了综合研究,具体为:第一,主要对巫觋的产生以及从先秦到两汉的巫觋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殷商时期巫觋是与政治领袖合二为一的;进入西周以后巫觋成为最高统治者的辅佐者;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巫觋还担任着一些重要的官职,但是巫觋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开始受到质疑。进入秦汉时期,巫觋走上了朝野两分的不同发展路径,一部分巫觋担任官职成为官巫,另一部分巫觋成为职业化的民间阶层。巫觋的地位从整体上来说大大降低了。第二,主要分析了巫觋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巫觋经历了一个民间化的过程,其地位进一步降低,其群体也成为一个民间的阶层。巫术仪式中咒语与舞步逐渐规范化,同时由于道教的影响也逐渐简化。第三,主要对巫觋在汉末三国时期的职能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巫觋的职能主要有:祭祀求雨、医疗逐疫、解除丧葬、预言占卜、祝诅厌胜等五个方面,巫觋以祭祀巫术作为其基本职能,主要凭借其降神、视神的能力来与神沟通,医疗巫术在这一时期出现大的发展,预言巫术受到人们的重视。第四,探讨了巫觋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发展空间,分别从统治者对巫觋的态度,巫觋对于民众的控制、道教对于巫觋的拒斥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