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国家与农民生计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时期,围绕土地盐碱化问题,人们形成了包括引水灌溉、调整作物结构等一系列改良盐碱地的手段。受到技术、成本及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盐碱化土地的改良成效往往受到限制,迫使人们采取一些环境适应性的生产。其中,刮取地表盐碱土,通过淋卤、熬制等工序生产土盐、土硝等产品是较具特色的一种盐碱化土地利用方式,这种生产遍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土盐生产不仅是盐业问题,更反映了盐碱化地区人们平衡土地、水利和人口下的地区开发进程。以往的研究多从盐业角度入手,探讨土盐与国家盐业秩序的关系,而较少从土地、水利和人口方面对土盐问题进行关注,也鲜有对促使土盐屡禁不绝的生产主体进行系统考察。鉴于此,本文从土盐生产者——土盐户的角度出发,以山西中部为中心,梳理了1950年代被称为土盐户的这一群体的形成过程,考察了土盐户群体在1950年代国家动员下的转业经过,以探讨区域自然环境、国家制度与农民生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山西土盐历史悠久,但1950年代的土盐户群体是明清以来在区域环境和国家制度影响下形成的农业和盐业生产相互补充的生产群体。清末民初的土盐整顿过程中,这一群体因共同利益逐渐走向一起,形成了一股可能对地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的力量。1950年代,国家在处理山西土盐问题的过程中,面对的正是这些"亦工亦农"的土盐户。山西中部滨河盐碱化地带的村庄里,以土盐户为中心,以刮土、帮工及运销等形式形成了一个将大量村民卷入其内的对抗不利自然条件的生产体系,而食盐和副产品卤水(可作为肥料使用)等对外的交换也形成了这些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更广泛联系。按照土改的一般逻辑,获得土地的农民理应投身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是1950年代土盐户转业的重要方向。但在上述生产体系下,国家对土盐户的转业工作困难重重。对土盐进行冲销的市场手段以及对土盐危害的宣传均收效甚微,最终在将土盐转业和政治宣传结合后,才以"爱国转业计划"的形式使多数土盐户放弃了土盐生产。这一过程中,传统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作用的自然环境因素逐渐被国家意志所代替,也成为被改造的对象。然而,虽然一些地区盐碱化改良效果明显,但土盐生产并未就此结束。农业合作化以后,一些地区将土盐产品的重心转移到国家鼓励的农业肥料卤水生产方面,土盐生产以集体的方式继续存在。这也显示了区域环境对农民生计的持久影响。此外,国家以农业生产为方向的土盐户转业动员是1950年代国家对试图使农民在身份上和职业上相符、成为职业化农业生产者的一个缩影。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多元经营的生计方式以集体的形式仍然存在,但是这一努力形成的集体化下个体的职业化农民对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慢性持续性心动过缓并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复方合米尔买热瓦衣提片治疗以后,对该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随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车路协同系统CVIS作为未来交通发展的核心和方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而高质量
目的观察启膈散加减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自放疗开始口服中药汤剂启膈散加减4~7周;对照组放疗时无预防性给药,对发生
通过对杜蒙县14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的调研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分析,总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良好;第二类为一般;第三类为亏损。通过调研发现制约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学科分类:教育心理课题负责人:杨丽珠工作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 116029本课题全方位研究3~15岁儿童青少年人格影响因素,探索幼儿、小学生、初
本文对几种隔震结构体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 ,尤其对复合隔震结构形式进行了计算分析 ,分析表明复合隔震体系是一种优异的结构形式。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对认识隔震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让人们迈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但是我国的医疗行业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技术,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十分低下的,就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来
<正>【裁判要旨】因丧失强制执行力的生效给付之诉判决既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亦不能赋予权利人物权期待权,故申请执行人不能以上述判决为依据对登记在案外人名下的不
<正>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下游对价格的要求都在压缩着宁德时代的利润空间。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不直接和用户接触,日常"露脸"的机会不多。然而2018年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繁荣,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环境意识逐渐觉醒,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高涨。现今所谓的建筑已经不是单独指一栋房子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