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火花开关电极烧蚀建模及耐烧蚀性能预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脉冲功率技术发展迅速,在Z箍缩惯性约束聚变、核爆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和高功率微波等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开关是实现电功率放大的关键部件,得益于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强、性能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气体火花开关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气体开关导通过程中会产生温度极高的电弧,电极表面会被严重烧蚀,产生的电极蒸汽和液滴等烧蚀产物会导致电极损伤、开关内环境污染和绝缘介质劣化,最终导致所在设备和系统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为了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电极烧蚀过程,表征和预测不同电极材料的耐烧蚀性能,本文以电极烧蚀现象为核心,针对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开展LTD放电条件下的烧蚀机制研究,烧蚀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以及电极材料耐烧蚀性能的预测模型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电极烧蚀机制的研究。采用类似LTD初级单元的放电回路,对不锈钢电极材料进行了放电烧蚀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烧蚀区域出现了极为明显的流动痕迹,且流动方向朝向烧蚀区域中心,并在中心处形成一个“山丘状”凸起。对电磁收缩力进行估算后发现,其大小足以驱动熔池表面向中心流动,因此可以初步确定这些凸起是电磁收缩效应的影响所致。而在其它烧蚀区域,出现了许多深度不到6μm的小蚀坑,这主要是因为主电弧通道周围一些小电弧分支轰击熔池所致。根据以上对烧蚀区域整体和微观形貌的观测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烧蚀机制。(2)电极烧蚀仿真研究。基于为遴选耐烧蚀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提供参考和指导的目的,利用ANSYS软件对烧蚀的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最终仿真结果表明:电极材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导率和熔化潜热越大,烧蚀区域的温度就越低,其中温度变化对熔化潜热的敏感度最低;电极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熔化潜热越大,烧蚀区域的熔化深度就越小,而热导率对熔化深度影响很小。(3)电极材料耐烧蚀性能的预测。通过对烧蚀过程的进一步理论推导和分析,建立了一种电极材料耐烧蚀性能的理论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以往大部分研究者们的实验结果相符。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选用304不锈钢,黄铜,90WCu、80WCu、70WCu、50WCu合金6种电极材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各进行了10000次实验,对比分析体积损失、表面粗糙度、自击穿电压分散性等数据后得出结论,这6种电极材料耐烧蚀性能从弱到强的排名为:黄铜、304不锈钢、50WCu、70WCu、80WCu、90WCu合金,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泵送吸料性能是衡量泵送系统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泵车在工作时,通常存在活塞吸空、吸料不足及料斗底部积料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泵送施工的连续性、高效性,进而对后续混凝土硬化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吸料性能及降低能耗,有必要对泵送吸料工艺参数及泵送系统的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当前主要采用实验测试方法研究混凝土泵送的吸料性能,虽能获取关于吸料性能的一些结果,但其吸料过程中的骨料运动、气泡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形,从而诱导大的扩散应力,使得材料发生断裂或粉碎,会直接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的衰减并且会降低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为了进一步理清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并对其进行断裂与粉化失效预测,本论文分别进行了完全弹性理论和理想弹塑性理论状态下的分析,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电极材料的锂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电极材料锂化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演化规律,得到电极材料在
2011年研究人员意外发现掺硅的氧化铪(Hf O2)薄膜具有铁电性。与传统铁电材料相比,氧化铪具有尺寸微缩性强、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兼容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材料。研究表明,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呈多晶多相的状态,这成为制备稳定的氧化铪基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 FET)的一大挑战。器件中的介电层可有效减小漏电流,但是铁电介电薄膜结构会造成极化电荷无法完全补偿,从而形成一个
砌石支挡结构是一类特殊的浅基础构筑物,变形协调能力差,受施工扰动影响敏感;当受到基坑开挖过大扰动时,砌石支挡结构容易产生新的裂缝,甚至发生开裂破坏引发失稳滑塌,造成安全事故。如何有效评价并控制基坑开挖对砌石支挡结构的影响,是确保基坑工程安全和稳定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某基坑实例,通过受压受拉损伤本构模型表征砌体材料特性,Mohr-Coulomg弹塑性模型模拟岩土体性质,建立了ABAQUS三维有限元模
随着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持液颗粒流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颗粒间及颗粒与壁面间的液桥作用力会影响颗粒的碰撞与反弹行为,进而造成持液颗粒运动及混合特性较干颗粒更加复杂多变,如出现颗粒聚团、偏流甚至流化失稳等现象而不利于反应器内的传质传热以及安全平稳运行。因此,保持持液颗粒具备良好的运动及混合能力是相关反应器设计、优化及过程强化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以持液颗粒流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CFD-DEM耦合
水汽是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分布变化是极端灾害性天气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精确测量水汽及其分布变化是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由于其较高的高时空分辨率和较低的成本,近年来已经成为了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水汽的重要手段。加权平均温度(Weighted Mean Temperat
植物激素是调节细胞生长代谢的重要小分子信号物质,对微藻生物量积累和胞内油脂富集具有关键调控作用,然而其诱导微藻胞内油脂合成积累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水杨酸、茉莉酸甲酯、脱落酸诱导培养食源性胶球藻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C-169,探究了3种外源植物激素对胶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并初步解析了最佳外源激素诱导胶球藻油脂积累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不同
进气管是柴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空气均匀分配到各个气缸。为了满足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采用铝合金取代铸铁制造柴油机进气管。而金属型倾转铸造相比于常规重力铸造具有更合理的凝固顺序、充型平稳、排气顺畅以及质量稳定等优点,已被大多数厂家应用于生产进气管零件。但是在倾转铸造铝合金进气管时,大多借鉴传统经验进行多次试制,生产效率低,铸造缺陷难以预测和消除,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废品
不透水面是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地表覆被,地表温度则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导致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本文基于长沙市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地表覆被信息,探究长沙市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机制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大气校正法,反演长沙市地表温度,与气象预报温度值对比,各项误差均小于1℃,表明该反演方法可靠。对反演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分为为
随着来自地球观测卫星的多传感器,多时间,多分辨率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的可用性,影像融合已成为遥感影像评估中的重要工具。由于卫星存储空间、卫星-地面数据传输速度及相同时间间隔内进入传感器能量的限制,大部分卫星不能直接收集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以满足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多光谱(Multi-Spectral,MS)传感器获得的影像具有高光谱分辨率,全色(Panchromatic,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