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苷V在RAW264.7细胞中抑制炎症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汉果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具有治疗咽喉痛和缓解便秘等作用,因此在东南亚地区它有着作为药膳和传统中药被广泛使用的悠久历史。罗汉果苷V(Mogroside V,MV)是罗汉果的三萜苷类生物活性成分,目前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甜味剂在高端食品中普遍使用。前期的药理研究表明,含有丰富Mogroside V的罗汉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干预氧化还原平衡的作用,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明。在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扮演着关键性作用,活化后的巨噬细胞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IL6)、前列腺素E2(PGE2)等细胞因子并募集其它免疫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脂多糖(LPS)也叫脂聚糖或内毒素,是炎症反应触发的常见致炎因子,当其作用于巨噬细胞表面后,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LPS受体(CD14)结合形成LPS-LBP-CD14复合物,随后与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结合后诱发一系列炎症信号级联反应,并诱导大量的炎症蛋白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最终增强和放大炎症反应。本论文以纯度为98%的MV为材料,研究了MV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发挥其抗炎和干预氧化还原平衡作用的分子机制。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细胞毒性、蛋白质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发现:Mogroside V的处理浓度在0-640μM之间对细胞都没有明显毒性;在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中,Mogroside V能显著抑制PGE2的释放和COX-2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梯度效应,说明Mogroside V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Mogroside V对于亚硝酸盐的释放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与之前研究报道的罗汉果粗提物观察的结果不一样,说明粗提物中可能存在其它活性物质而并非Mogroside V影响了亚硝酸盐的释放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2.揭示了Mogroside V在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中抑制COX-2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1)MAPKs、AKT1抑制剂单独处理均能显著抑制COX-2的表达。有趣的是,在MAPKs抑制剂处理组中,AKT1的磷酸化同样也受到了抑制,且在所有的抑制剂处理组中仅有AKT1的磷酸化变化趋势符合COX-2表达的变化趋势;(2)Mogroside V能显著降低IκB-α的磷酸化和蛋白表达水平;(3)Mogroside V增加了NF-κB在胞质中稳定性,减少了NF-κB和C/EBPδ的核转移;(4)Mogroside V抑制了LPS诱导的p-38、JNK、MEK和AKT1的磷酸化,且呈浓度梯度效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Mogroside V能够通过抑制LPS诱导的AKT1的磷酸化,减少IκB-α的磷酸化,进而阻断NF-κB的入核以及C/EBPδ在核内的表达。3.初步研究了Mogroside V阻止LPS诱导的ROS过量产生的潜在分子机制:(1)Mogroside V呈浓度梯度降低了胞内ROS的量;(2)AKT1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完全逆转了LPS导致的胞内ROS的上升。综上所述,Mogroside V通过抑制AKT1的磷酸化进而阻止LPS诱导的胞内ROS水平的上升。4.揭示了Mogroside V干预氧化还原平衡和抑制HO-1过量表达的潜在分子机制:(1)AKT1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在不同时间段内都能显著抑制LPS导致的HO-1的高表达,且进一步解析其关键转录因子时发现,AP-1(p-c-jun)的表达趋势完全符合不同时间段HO-1的表达趋势;而相较之下,HO-1另一转录因子Nrf2并不符合HO-1的表达趋势,说明在此情况下,AP-1取代了Nrf2作为调控HO-1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2)Mogroside V抑制了LPS导致的HO-1的高表达和c-jun的磷酸化,但对Nrf2的核转录并没有影响,表明MV在RAW细胞中干预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靶向转录因子是AP-1,而非Nrf2。综上所述,Mogroside V可能通过AKT1/AP-1/HO-1途径阻止LPS导致的HO-1的高表达,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V除了具有功能性甜味剂的作用,还具有非常显著的消炎和干预氧化还原平衡的效果,具有开发显著提高免疫能力和消炎效果的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甚至是天然抗炎新药的巨大潜力。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将促进罗汉果在膳食干预和临床应用上的进程,显著提高罗汉果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并有力推动植物功能成分产业向高新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补体C4d沉积强度与临床及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在青海大学肾病内科住院部就诊且肾脏穿刺活检,肾组织标本送至南京军区
目的: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以及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目前,AD确切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当前
目的通过半定量和定量弹性参数,评估应变弹性成像(SE)和声触诊弹性成像(STE)的联合应用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US)能否减少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
目的:调查足月妊娠(≥37周)孕妇分娩前血清中维生素A、E水平,分析维生素A、E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孕产妇进行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
目的利用CT来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置钉准确性与椎弓根宽度(outer pedicle width,OPW)、椎弓根角度(transverse pedicle angle,TPA)、关节突关节内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立下的“军令状”,“军”无戏言,到2020年只剩两年多时间,如何给3000万贫困群众做有效减法?唯有追根溯源,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扶到根上,坚持扶
在生物工程、工业生产等很多领域都涉及到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可测性和能控性在其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中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常常可归结为求解相应Lyapunov矩阵方程或估计其方程解的上下界,受到许多控制工作者和数学工作者的关注,是控制理论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复杂系统所产生的连续耦合Lyapunov矩阵方程解的性质.根据连续耦合代数Lyapunov矩阵方程的
空心村的转型与振兴是城乡关系调整过程中,对乡村端的建设用地低效、人居环境衰败和乡村建设收缩等问题治理的关键。规划根据空心村现状困境和形成机制,引入"精明收缩"理念,
京剧与写意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门类,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又有意理相通之处。写意性和虚拟性作为京剧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虚实相生”的美学观念。虚拟性使京
二芳基碘鎓盐是一种对湿热不敏感、反应活性较高的芳基化试剂,它是由两个芳环连接到三价态碘正离子上组成,可以与碳、氮、氧、硫、磷、硒等原子发生亲核反应,得到相应的芳基化产物。目前,二芳基碘鎓盐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C-C、C-N等化学键的构建,而有关构建C-O键的研究相对较少。酚类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酚的合成,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香烃的羟基化反应,此类反应要求比较严苛,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