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CA模型的本体映射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体映射是解决异构和分布本体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基于此,一些本体映射模型被提出,例如基于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和形式概念分析理论(Formal Concept Analysis(FCA))的本体映射模型(RFCA映射模型)。一般,本体映射模型以映射的计算效率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映射模型的判断标准。因此,设计高效而准确的映射模型是本体映射的目标之一。本体映射的计算效率除了受到映射方法的影响,也受到本体规模的影响。随着本体规模的增大,计算量越大,映射效率越低。因此,设计面向大规模本体,高效而准确的映射模型是本体映射的一个挑战。本体映射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减少领域专家的参与。通常,本体映射模型以两个本体之间存在映射可能为前提,或者是在领域专家给定本体的前提下进行映射,然而,对于从语义Web中获得的任意两个本体,如果没有领域专家的参与,我们无法知道这两个本体之间是否存在映射可能。对于没有映射可能的本体仍进行映射,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不必要的映射计算之上。因此,设计能自动判断映射存在性的映射模型将进一步减少领域专家的参与。本文通过对RFCA本体映射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降低RFCA映射过程中本体规模的方法,以及一种自动判断本体映射存在可能性的方法,并将该判断方法应用到RFCA映射模型中。在降低RFCA映射过程的本体规模方法中,通过形式背景的属性约简理论降低RFCA映射过程中的形式背景规模,以减少数据的计算量,提高模型的映射效率。在判断本体映射存在可能性的方法中,首先对本体映射的存在性问题进行描述,然后利用wordnet、本体的属性等对本体之间是否存在映射进行判断,并同时给出参与本体映射计算的本体相关部分,然后将该判断过程加入RFCA映射流程。最后,我们给出了结合映射存在判断的RFCA属性约简实现过程,进一步说明本系统能够初步判断本体映射的存在性,减少领域专家的参与,避免不必要的计算,以使RFCA映射模型能够面向大规模的本体,并提高本体映射的效率。
其他文献
XML事实上已经成为万维网上的数据的通用格式标准,无论是消息、网页、本地文件还是数据库,都把XML作为一种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格式。面对网络上大量的XML资源,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取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信息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不依赖于预设的基础设施而临时组建,通信节点若不在彼此通信范围之内,可借助其他中间节
无线通信是建立在开放的介质之上,虽然介质的开放性可以使通信更为方便,但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通信的安全隐患,因为无线信道是天然的广播信道,窃听者可以更加容易发动攻
J2EE规范简化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等复杂问题,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最佳选择之一。J2EE框架在提高软件重用性和分解问题复杂性的同时也使得代码庞大,层与层之间的
三维人脸模型的重建是目前三维人脸识别、三维人脸动画等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近几年来,众多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用于三维人脸模型的建立,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应用
某试验验证系统包含多个分系统以及软件设备,在运行任务的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任务数据交互,因此需要提供一个任务规划中心作为试验的开端与任务配置中心,对整个试验验证系统的
随着P2P技术的广泛应用,P2P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P2P网络由于其匿名以及开放的网络特征,为恶意文件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的网络环境。由于P2P系统中,节点之间是自
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协议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各种应用中。对于IPv6,由于其可分配的地址空间从IPv4的32位急剧膨胀到128位,同时由于移动网络设备与服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传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字水印技术应运而生,以保护文档和图像的版权问题。二值图像的数字水印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