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关系国家耕地总动态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但由于现有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难度大,同时受到现有技术水平低及经验不足的限制,不仅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质量难以保障,影响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生态安全问题,因此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生态适宜性,同时兼顾自然适宜性、经济适宜性限制因素。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土地稀缺、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结合GIS技术,对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按照生态优先原则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探索基于生态安全的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自然适宜性、经济适宜性、生态安全性及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并对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土地开发利用分区,为相关管理部门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供依据。本文按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从生态安全性因素中选取生物多样性、生态用地、生态效应、地质灾害、河流缓冲区、景观效应6个指标,从自然适宜性因素中选取土壤质地、地形坡度、灌溉条件、土层厚度、土壤PH值、排水条件、海拔高程7个指标,从经济适宜性因素中选取土地区位分布、耕作便利度、集中连片度3个指标,把这16个指标做为评价体系的指标层,最终确定乐安县生态安全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GIS技术制作相应评价指标图层,结合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把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其综合适宜性开发规模分别为1130.95公顷、3625.18公顷、2740.48公顷、993.43公顷。基于生态安全优先原则和土地开发利用分区原则,把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时序分区,分为近、中、远期三种时序,开发利用分区规模分别为1333.58公顷、1084.32公顷、1934.22公顷。通过对乐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和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提出乐安县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经济、行政、技术、法律保障措施,为更好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正>陇县—宝鸡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挤压边界构造带的一部分,断裂带内的活动断裂在渭河盆地西部的构造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陇县—岐山—马召断
会议
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韶关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课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及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城
政府传播是政府基于自身的使命和价值理念,通过公共信息的有效供给来履行政府职能的活动与过程,具有公共性、互动性、控制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的基本属性。政府传播具有自身的许
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采用生涯决策困难(EPCD)量表对6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更多集中在决策焦虑上;性别对大学生职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城市景观问题,提出了"城市景观可持续友展"的定义与实质,指出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文章还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
为了提高经典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运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SVM分类器。针对低维空间向高维空间变换时核矩阵运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本征分解方法对核矩阵进行降维处理
九十年代初针对死灰复燃的吸毒现象,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探索机制,开展防治。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16万,2005年度全国强制戒毒29.8万人次,劳教戒毒
对盐(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品种间比较。考察了不同浓度盐处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品
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儒为主干,道、佛为两翼的三维结构;到了近代,其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新中国成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