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一种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
方法: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共75眼。分为3组,第一组病程>3个月,且<6个月,14人,第二组病程<3个月,16人,第三组45人,第三组病程<6个月,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人。第一组,第二组:入选后行黄斑区局部格栅光凝及颞上象限病变区局部光凝治疗。第三组:入选后即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后2周,4周,6周进行光凝治疗(方法亦同第一组)。治疗前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眼前节、眼底及眼压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 nogram,mfERG)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75例75眼获得随访,随访6-9个月,各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1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治疗前第一组平均BCVA3.56±0.58,第二组平均BCVA3.65±0.64,第三组治疗前平均BCVA分别为3.53±0.54、3.60±0.42、3.66±0.42。观察6个月视力情况比较分别为:第一组:光凝后视力提高2眼(14.29%),不变者9眼(64.29%),加重3眼(21.43%);第二组:视力提高4眼(25.00%),不变者11眼(68.75%),加重1眼(6.25%);两组较治疗前视力有所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治疗后BCVA优于第一组。第三组:IVTA后2周行激光治疗组视力提高12眼(80.00%),不变3眼(20.00%);4周行激光治疗组,视力提高7眼(44.67%),复发6眼(40.00%),不变2眼(13.33%);6周行激光治疗组,视力提高6眼(46.67%),不变2眼(13.33%);6周后行激光治疗,视力提高6眼(40.00%),复发7眼(46.67%),不变2眼(13.33%);第三组中三组激光后6个月最终BCVA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中以玻璃体腔注药后2周行激光治疗组视力改善最为显著(P<0.05),分别与4周、6周后行激光治疗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与第一、二组最终BCVA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 FFA结果:第一组:有效率71.4%;第二组:有效率81.3%,第二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第一组,经卡方检验,无显著应差异(P>0.05)。第三组:玻璃体腔注药后分别于2周,4周,6周行激光治疗组,2周激光治疗组:有效率80.0%,4周激光治疗组有效率73.3%,6周激光治疗组有效率80.0%。第三组各组间治疗后有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2周IVTA组有效率与第一二组比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OCT结果:治疗前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第一组:680±189.65um、第二组678±172.28um、第三组2周、4周、6周平均CMT分别为669±152.82um,645±192.66um,656±136.65um。第一组治疗6个月最终CMT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治疗6个月最终CM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二组最终CM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玻璃体腔注药后1周,OCT显示黄斑水肿开始消退,观察1-6周,2周时平均CMT下降最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19<0.05);2周后行激光治疗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CMT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CM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注药后4周行激光治疗:激光后1、3、6个月平均CMT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与1个月CM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CM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药后2周行激光治疗与注药后4周行激光治疗6个月后最终CM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6周激光治疗组:激光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CMT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与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CMT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中,2周激光治疗组最终CMT与4周、6周激光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周组优于其他两组。第三组2周激光治疗组与第一、二组最终CM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 mfERG结果:第一、二组,mfERG示黄斑区(即1、2环)P1、N1波振幅密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中各组mfERG示黄斑区(即1、2环)P1、N1波振幅密度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组中各组黄斑区(即1、2环)P1、N1波振幅密度分别与一二组比较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mfERG中1环区P1、N1波振幅密度在治疗后与相应BCVA呈正相关。
结论:单纯激光光凝是治疗BRVO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光凝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促进出血吸收,但减轻黄斑水肿效果欠佳,视力提高不明显。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光凝治疗BRVO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在本研究组中,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尤以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周后行激光光凝治疗效果最佳,可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最大程度挽救患者视功能,提高中心视力,缓解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且复发率低,可获得持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