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斋诗话》情景理论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夫之是中国古典情景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情景理论的主要思想在《姜斋诗话》中都有所体现。他对前人的情景理论做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加以突破、创造,使情景理论发展为具有辩证思维的完整理论系统,将中国古典抒情诗歌的创作规律研究推向高峰。王夫之将“诗达情”的观点贯穿始终。首先他强调“情实”,反对“为他人作”的“诗佣”,也反对作诗好相互模拟的门庭宗派。其次,他在注重诗歌艺术审美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吸纳了传统儒家诗教精神,反对诗歌表达涉及个人功利欲望的“私情”,认为应该抒写天地之间的“大德”、“大情”,同时也反对“滥情”,情感表达要“温柔敦厚”。关于“景”,王夫之强调“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第一直觉性,也就是“真”。他将“景”的范畴从狭隘的自然之景拓展为客观存在物与人事活动。在审美上,他强调情与景的相互联系。王夫之对“情景”范畴的拓展,体现了其情志合一的情景表达主张。王夫之认为情景相生的范式有二:景生情,情生景。呈现在诗歌作品中就是景中情,情中景,景语及情语。他站在审美发生的角度,揭示了情景相生相互感应的过程,将情景关系由情景相生之中的“景生情”“情生景”拉升到“妙合无垠”的高度。王夫之在总结前人情景理论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他突破前代分疆治情的狭隘观念,站在文学本体论的角度确立了情景的不可分割性,引入佛家法相宗“现量”一说,强调直觉的第一性,理性地解释了妙合无垠的发生机制,并将情景理论完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王国维“境界”理论脱胎于中国古典情景理论,他与王夫之在情景交融以及情景组合方式的理论上有一致之处,王夫之被视为情景理论与境界说的桥梁。
其他文献
<正>2012年11月10日上午9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大学橘颂音乐厅和科技学院天问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柏斯音乐集团联
日前,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开发可再生能源和贮存系统的紧迫性。锂离子电池有着高的放电电压、高能量密度、很长的循环寿命、小尺寸、轻质量和
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组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以某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
水体铊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态环境。近年来,铊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各国政府和组织对铊在各类水体中的允许含量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安全控制标准,但当今还缺乏较为行之有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屡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让广大人们“谈食色变”。首先对受害
旅游合同是旅游者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为特征的精神利益合同。当旅游经营者的违约行为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就需要赔偿旅游者的精神损害。但是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
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小说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小说结尾的处理同样如此,与传统小说和同时代小说有所不同。小说结尾的深刻立意是鲁迅小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