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RP筋与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钢筋的腐蚀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导致维修成本大幅增加,已成为混凝土结构的一个主要问题。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材料,由于具有抗拉强度高、施工便捷、重量轻和耐腐蚀等一些优异性能,将其替代钢筋应用到混凝土结构中可有效解决钢筋锈蚀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但FRP筋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线弹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导致在正常使用状态下FRP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均大于钢筋混凝土梁。为了克服FRP筋混凝土结构的这些缺点,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将FRP筋和钢筋结合的混合配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较好的解决钢筋腐蚀导致的耐久性问题,又可以克服FRP筋混凝土梁使用性能差的缺点。为了进一步研究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结构的受力性能,本文选取玄武岩纤维筋(BFRP筋)和钢筋进行混合配筋,设计制作一系列B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梁,利用试验、理论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抗弯性能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作10根试验梁,包括1根BFRP筋混凝土梁、1根钢筋混凝土梁及8根B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通过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高配筋率及低配筋率下不同配筋面积比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其承载力、破坏形态、挠度变形、裂缝发展及延性性能,并与BFRP筋混凝土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发现B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梁的破坏形式包括两种:高配筋率混合配筋梁钢筋屈服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低配筋率混合配筋梁则在钢筋屈服后BFRP筋被拉断,发生脆性破坏。混合配筋混凝土梁荷载-挠度曲线表现出以试件开裂和钢筋屈服为转折点的三线性特征。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延性系数均比钢筋混凝土梁大,且配筋率越低,配筋面积比越大,延性系数越高。要满足设计规范对延性和挠度的要求,建议配筋面积比在0.6-1.65之间。(2)基于美国纤维筋规范ACI440.06-1R和中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对B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初裂荷载、极限承载力、裂缝宽度以及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规范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有效指导性。发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美国纤维筋规范对梁极限承载力、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以及裂缝宽度的预测要更为准确。(3)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B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其抗弯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得到混合配筋梁破坏形态、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裂缝开展形态及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混合配筋梁截面高度、FRP筋类型及受拉纵筋的布置位置等因素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泰戈尔曾经说:上帝创造男人时,他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面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他创造女人时,他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面装着画笔和调色盒。这是大师对男人和
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而我国也正面临着严重的专业人才损失情况,进而反映出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严峻状态,这对国有
<正>方老师在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时,梳理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六个一”,想知道是什么内容吗?请看下文.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检验领导者的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来自重庆市各县、市、区政府机关、公检法和事业行政单位的237名领导者进行调查,将搜
"暴力美学"电影的盛行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物质财富越来越充沛,我们迎来大众消费时代。伴随而来的是思想领域出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正
5G用户为中心网络(User-centric network, UCN)将基站为中心架构转变为用户为中心,构建动态站点集合,通过站点集合更新使用户始终处于小区中心,去除了传统物理小区边界,保证
目的探讨耳穴针刺联合压豆治疗痰湿质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耳针和耳穴压豆治疗高血压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佛山市中医院就诊的中医体质辨证为痰
目的观察NM23B在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NM23B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及其阴性对照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BRL-3A肝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CON)、干扰NC组(siRNA-NC)
磁翻板液位计作为工业生产中最常用来测量液位的仪表之一,其优点在于适用规模广、装置形式多样,适合任何介质的液位、界面的丈测量,被测液体与指示布局彻底阻隔,密封性能好,
5G设计理念经历了香农理论再思考,蜂窝概念再思考,信令控制再思考,到协议栈再思考。基于这些理念,用户为中心网络(User-centricnetwork,UCN)被明确作为5G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