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增长迅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为了解决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政府逐步放宽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项目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趋于多样化,如PPP,BOT,PFI等。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明显,面临的风险因素多,如何有效激励私人投资者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关键在于特许权协议中特许权期的合理确定。特许权期(Concession period)是项目特许权协议中的重要内容,是划分政府和投资者各自权利、义务和职责的时间界限,是确立项目所有权与经营权归属的时间界限,是一个关于时间与经济的重要指标。特许权期内,投资者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收费是按照特许权谈判时确定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偿还债务和赚取利润。特许权期结束,投资者将项目无偿或以事先商定的价格移交给政府。本文首先分析了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定义、特征及类型,以及期权博弈方法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基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及其利益要求,对其特许权期决策的期权博弈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许权期期权博弈决策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若政府提供最低收益担保,在收益波动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政府最低收益担保的期望价值的增加,特许权期逐渐缩短;而在政府最低收益担保的期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收益波动率的增加,特许权期逐渐延长。若政府参与风险分担,收益波动率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分担投资比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政府分担比例的提高,政府投资分担的担保价值下降,特许权期应随之延长;但如果政府分担投资比例过高,则政府投资分担的担保价值很高,特许权期也因此下降;而在政府分担投资比例一定时,随着收益波动率的提高,政府投资分担的担保价值增加,特许权期因此下降。随后,将构建的建设项目特许权期期权博弈模型应用于广深高速公路特许权期的决策与确立,并指出应用中应注意广泛搜集资料,掌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并进行跟踪审计,确保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真实准确。最后从完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防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风险及实行弹性特许权期制出发,提出了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有效进行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