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改革调整,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土地征收行为也在不断增加。但2013年杭州千岛湖征地冲突、2012年河南项城征地冲突、2010年的广西苍梧征地纠纷等事件都表明:土地征收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农民的利益问题,征收行为就可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尽管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文件,将“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到了土地征收制度体系中,但由于对其影响因素实证调研方面的不足,各地政府及学界提出的评估体系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因此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一套了解地方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方法,并了解土地征收中社会稳定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我国各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风险防范与治理。 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相关政策梳理,了解目前我国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新闻报道及自身经验,分析目前土地征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作为提出影响因素假设的基础。再次,进一步界定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概念,从居民生活状况、政府政策、执行过程、民众心理四个方面对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假设。在影响因素假设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从居民生活状况、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与民众心理)与该地发生的导致社会不稳定的行为事实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在对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的假设与对田野调查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当地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的显著影响因素。将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的因素,整体带入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进一步筛选进入模型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通过使用预留数据对所构建模型预测的精准度进行检验并分析,进一步验证影响因素的可靠性。最终所的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以作为当地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参考,而整个案例得到关键影响因素的整个过程,可以作为各地探索自身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从重视风险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筛选、关注关键影响因素、全面改善土地征收过程三个方面提出降低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