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而中医自陈无择的“三因学说”起就有“情志致病”一说。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日益增多。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所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国外Porter研究报道更年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为11%~21%,而正常人群中也有5%焦虑情绪变化,5%~10%抑郁发生,显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对情绪障碍更有易感性。基于高发病率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年期综合征与情志障碍的关系已成为医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目的:本课题对广州某医院的更年期妇女进行情志障碍状况的调查研究,探讨中医的五志(怒、忧、思、悲、恐)及现代心理学的异常心理反应(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的变化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关系,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女性中五志、异常心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进一步临床上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障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从现代医学心理学、中医五志病因学角度,采用心理测量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科研方法,设计1:1配比病例对照,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的五志量表为研究载体,对广州某医院425例更年期妇女的情志障碍状况进行纵向性的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环境因素、五志障碍(怒、忧、思、悲、恐)及异常心理(躯体化、焦虑、抑郁等)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患病的关系,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中五志、异常心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进一步临床上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障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与结论:1.更年期综合征是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控制年龄、合并疾病、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情志障碍与更年期综合征呈正相关关系。情志致病,非简单的五行制胜图能完全解释。以情胜情疗法,在临床上必须采用多层次、多因素、多系统非直线型模式探索。2.异常心理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大小依次是:躯体化、睡眠饮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其中,躯体化、睡眠饮食、抑郁及躯体化+睡眠饮食交互作用后均与更年期综合征构成直接的因果联系。更年期女性异常心理的发生多由躯体功能性障碍引发,因认知障碍导致情绪应激反应的异常,这又会成为继发性躯体障碍的原因,加重病情,从而形成了身一心一身的恶性循环。3.五志障碍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大小依次是:怒、忧、恐。其中,怒、忧与更年期综合征之间构成直接的因果联系。五志多以怒忧、怒恐交互出现。4.更年期综合征中,与五志障碍相关的中医证候:阴虚肝旺、心肾不交、阴虚精亏、阴虚血燥。其中,阴虚肝旺型以怒为主,心肾不交型以怒悲为主,阴虚精亏以悲为主,阴虚血燥以恐为主。5.社会环境因素可能通过情绪、心理和人格特征等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其中,健康危机、落叶综合征、人际关系紧张这几类问题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志障碍的主要刺激源。而夫妻关爱则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