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镀锌以其较好的抗蚀性和低廉的价格已被广泛的用于各种钢铁制品的防腐。碱性无氰镀锌因为在三大镀锌镀种中毒性最小,废水处理最简单而广受关注。现今使用的添加剂大部分还是70年代开发的价格低廉的DE或DPE—Ⅲ,它存在分散能力差、低电流光亮区狭窄等缺点。本试验通过合成研究与优选得到一种性能优异的碱性无氰镀锌添加剂。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一种含酰胺基的二叔胺作为中间体和两种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和二氯丁烷)分别缩合得到镀锌添加剂,试验表明,该类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和分散能力,但效率不高。 2、在中间体中混合其它有机胺(改性胺)后与交联剂进行缩合得到改性添加剂。通过线性电位扫描法和电镀工艺试验,分析比较了使用不同结构的改性胺,不同交联剂在相同条件下缩合制备的添加剂对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添加剂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和分散能力略有下降,但阴极电流效率得到改善,综合性能提高。这些改性添加剂中环氧氯丙烷交联中间体和二甲胺(E—2),二氯丁烷交联中间体和四甲基丙二胺(D—13)合成得到两种添加剂综合性能更佳。 3、对两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添加剂E—2和D—13在合成中的改性胺含量进行了考查,对于添加剂E—2,参加反应的中间体和改性胺的量维持在2:1较为合适,而对于添加剂D—13,比例维持在3:1更为合适。 4、通过上述合成及性能研究,设计得到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添加剂,并对其工艺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试验证明,该新型添加剂在综合性能方面全面超越传统添加剂DPE—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