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锌酸钆钡光转换荧光粉的光谱性质及发光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照明、显示、荧光标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光材料尤其是稀土离子掺杂荧光粉的研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之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降低材料成本、改进制备方法、寻求安全环保的发光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为了开发新型发光材料,只有先了解其基本特性才能更好地改良它们的各方面性能。一般地,按照不同的发光机理可以将荧光粉分为上转换荧光粉和下转换荧光粉,其中下转换荧光粉中包含一类发光机理与上转换过程相逆的荧光粉,即量子剪裁荧光粉。本论文采用锌酸钆钡这种具有良好晶体结构稳定性且声子能量低的材料作为基质、通过掺杂不同的稀土离子研究不同类型光转换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和机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5Gd8Zn4O21:Er3+,Yb3+上转换荧光粉,并优化了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由于该样品具有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射,我们将该样品与红色上转换商品粉在同样的条件下测试比较,发现该样品具有更高的上转换效率。(2)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Gd2Zn05:Eu3+量子剪裁荧光粉,测试了该样品在紫外和真空紫外区域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荧光粉中Gd3+-Eu3+离子对的量子剪裁过程,并计算了量子剪裁效率。(3)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5Gd8Zn4O21:Eu3+下转换荧光粉。分别用276、395nm激发样品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射光谱。发现低浓度掺杂的样品用395nm激发时,Eu3+的5DJ高能级的发射较强,根据Eu3+的能级图我们分析了不同激发路径下样品的发光机理。我们计算了样品的色坐标,当用395nm激发低掺杂浓度的样品时,样品的发光落在白光区;用276和395nm激发高掺杂浓度的样品时,样品的发光接近标准红光。另外,我们利用Van的模型讨论了样品浓度猝灭和能量传递的机理;研究了样品的温度猝灭现象,将样品的温度猝灭归因于crossover过程,利用Arrhenius公式拟合得到该过程的活化能。最后我们计算了Eu3+的J-O参数。(4)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5Gd8Zn4O21:Dy3+下转换荧光粉。研究了该样品的浓度和温度猝灭特性,并将Dy3+的温度猝灭归因于crossover过程,计算了该过程的活化能。
其他文献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通过催化腺苷二磷酸核糖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转移到受体蛋白,参与细胞DNA单链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通路(BER)。对于高度依赖碱基切
目的评价矮小儿童血清中的生长激素(GH)水平,了解生长激素缺乏(GHD)与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GH峰值分布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0例矮小儿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2名大专护士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分阶段强化培训需要层次论的
【摘要】人工智能是引领中国未来的战略性技术。结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本文论述了高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意义,并对国内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学科发展情况和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育意义 教育现状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36-02  引言  1956年夏天,在美国的达特茅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可以引发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本文选用清洁无污染的H2作为还原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主要研究了 Zn、Mn和Al掺杂取代NiFe1.97Pd0.03O4-δ催化剂中的Fe离子后,对其H2-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各种表征技术,探讨了其取代NiFe1.97Pd0.03O4-δ催化剂中不同体位的Fe
【摘要】为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教育能力,在职培训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运用在职培训提高对应能力,应改善以往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和培训手段,制约了在职培训的开展与实施,使在职培训的目的没有机会发挥出来,因此,以往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效率都呈落后缓慢前行状态,也没有改善的观念,导致了现有教育观依然存在一些古板教育方式,影响着教学环境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而如今面对在职培训所面临
近来,我国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不同业态之间的边界似乎变得模糊起来,让人联想到学科交叉。如有一种传统的划分方法,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轮渡、索道、缆车等划分为定线定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