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袤撰写的《遂初堂书目》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并称南宋三大私家藏书目录。但《遂初堂书目》因为过於简略而关注度不高,有关的刊刻和研究都很少。 宋杨万里《诚斋集》中有《益斋藏书目序》,清缪荃孙《艺风堂文集》中有《遂初堂书目跋》,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中有《遂初堂书目跋》。此外,《直斋书录解题》《四库提要》《善本书室藏书志》等,也都有提及《遂初堂书目》,但只是写作序跋或者做简短介绍。 近现代出现了一些研究文章,主要有蔡文晋的《宋代藏书家尤袤》,张雷、李艳秋的《尤袤<遂初堂书目>新探》,罗炳良的《尤袤<遂初堂书目>序跋考辨》,崔国光的《<遂初堂书目>的目录学价值》,陶宝庆的《尤袤·万卷楼·<遂初堂书目>》,黄燕生的《宋代藏书家尤袤》,吴洪泽的《尤袤着述考辨》,等等。也是只针对书目的价值进行考辨,对内容却没有深入细致地考察。 《遂初堂书目》着录书籍三千余种,超过大多数书目,而且标记版本,开後代记录版本的先河,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考索。 此次考索主要针对《遂初堂书目》中着录的文集情况进行考查,研究书目的着录体例及文集的传世情况,发掘其独特的价值以引起人们对《遂初堂书目》的重视。但《遂初堂书目》着录图书三千二百余部,《四库简明目录》也只着录三千四百余部,相较之下可知标注《遂初堂书目》工作量的巨大,因时间能力有限,故只能抽出书目中别集类的唐代部分进行考索。 《遂初堂书目》着录唐别集268种,首先对这一部分包括它类混入别集类者进行版本标注。通过查考《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各家书目中现存的版本,形成了十七万字左右的长编,经过精简剩余7万字,形成《<遂初堂书目>唐别集版本标注》,作为本文的下篇。并在下篇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上篇,上篇分六部分:第一考查尤袤的生平及着述,第二从整体看《遂初堂书目》的地位及不足,第三分析书目中唐别集的着录体例及顺序,第四通过对比看《遂初堂书目》的史料价值,第五总结书目着录的唐别集的散佚情况,第六为考查的结论。 考察精简后的内容可知尤袤藏书的丰富和珍贵。以唐别集为考,可知尤袤收藏的唐代文集涵盖了唐代大多数文人,而且有很多是他书不见着录及後期失传者,对考索唐代文集情况提供了很重要的史料。在收集资料中,发现尤袤着录的文集很多不见于他书目,由此对尤袤藏书的珍贵程度产生了疑惑,《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收录的文集朝代及编纂时间与《遂初堂书目》有相近之处,这提供了一条考察《遂初堂书目》意义的录索。通过对比,可知《遂初堂书目》着录的唐别集有很多不同於前五书者,为遂初独有而它家都不着录,由此肯定了《遂初堂书目》的特殊价值。 通过考索,可得结论:1.《遂初堂书目》真实地反映了宋代时期唐人文集的流传情况,为研究宋代文集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2.着录的书籍数量多,质量高。《遂初堂书目》着录图书三千余部,已近于《四库全书》的收书。3.开创了明标版本的先河,书目中带有版本的图书59种,包括旧监本、杭本、川本等优秀版本,并有朱墨本、金银字等稀有版本,在中国版本研究史上有重要意义。4.着录的唐代文集补两唐志及宋志之关,《遂初堂书目》有记载而两唐志无记载的达87部,《遂初》有记而《宋史·艺文志》无记载的有34部,丰富了唐代文集官方书目的记载;5.超越了同时代朝臣着录的数量,《遂初》有记载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没有着录的有61种,着录的唐别集总量也超过两家;4.另有许多遂初堂独家收藏的文集,丰富了唐别集现有的信息库。 唐别集只占《遂初堂书目》着录总量的8%左右,就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史料价值,以小见大,可证《遂初堂书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虽然书目着录的比较简略,存在一些不足,但是这些问题不能掩盖它的价值,应该对书目进行深入的挖掘,发挥它的实证作用,丰富我国古代文学及历史信息库。因为工作量的巨大,而不能对书目进行全面调查,现有的考索情况也不完全,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如果有机会,将一步完善对唐别集的考索,并对《遂初堂书目》着录的它类书目进行深入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