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群体传播日益成为人们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形态。作为互联网群体传播活动重要平台的网络社群,已成为广大网民数字化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网络社群为用户提供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便利平台,有助于发挥广大用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的积极力量;另一方面,网络社群也容易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的滋生地,误导用户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并可能引发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基于网络社群平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现象和活动,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研究者大多从自上而下的视角研究政府和媒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活动,而关注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只有了解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才能有效引导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序参与行为,从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效果。因此可见,开展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研究技术路线,以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参照群体理论、共依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为基础,实证分析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研究主要通过1249份有效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及其作用机制;质化研究主要通过3个焦点小组访谈,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本研究共分为三个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一构建了网络社群共依附对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影响机制模型,揭示了网络社群共依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与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心理安全、识别匿名性、群体规范和社群卷入,促进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而外在自我觉察促进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动性参与;(2)心理安全、外在自我觉察、群体规范和社群卷入,强化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而识别匿名性强化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性参与动机;(3)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4)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在心理安全、外在自我觉察、群体规范和社群卷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控制性动机在识别匿名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而自主性动机在识别匿名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动性参与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二构建了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与行为关系模型,揭示了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具体影响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参与意愿,显著正向影响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网络社群用户公共卫生事件参与意愿;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显著正向影响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2)行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参与意愿在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与行为之间具有多重中介作用。(3)人格特质显著正向调节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与参与意愿的关系,而乐观偏差显著负向调节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性参与动机与参与意愿的关系。研究三通过焦点小组访谈进一步探讨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网络社群共依附对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即心理安全、外在自我觉察、群体规范和社群卷入能够显著促进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水平,但识别匿名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关系并不一致;(2)利己和利他是驱动网络社群用户参与突发公共事件行为的两种心理取向;(3)网络社群用户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为表现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4)网络社群用户对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结果的评价整体偏于正面,但也能认识到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创新性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分析了网络社群共依附对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行为的影响,和网络社群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在经验层面检验了突发公共事件参与行为领域的网络参照群体效应。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深化和丰富了参照群体效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共依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本研究探讨了相关研究结论对突发公共事件传播活动的现实启示意义,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在土地价值飙升、房价高企的当下,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不断冲击着尊重历史、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旧改造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与保守疗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202医院骨科收治的79例神经根型颈椎
探讨破产制度的发展能够发现,个人破产是破产制度的发端,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破产制度中,都承认个人具有破产的资格。2019年7月16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肾结石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介绍了多孔陶瓷材料的基本特征、类型、应用前景及特性表征;阐述了当前多孔陶瓷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并对相关制备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孔陶瓷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目的探索不同膳食模式及添加大豆低聚糖对人体肠道部分有益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配对筛选12名20~25岁健康志愿者,依次进行3种不同干预膳食,每周结束后取粪便测定双歧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实践来看,其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额的案件受理费、鉴定费以及其他费用阻碍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各地政府以及各类基金组织先后制定如缓、减、免诉讼费等司法救助机制、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减轻、缓解民间环保组织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经济压力,但部分制度在
现金流管理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投融资决策时,始终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前提,以提高现金流速、增大现金流量为目标来完善其决策水平。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和胃管两种持续胃肠减压方法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肠梗阻导管组)和对照组(胃管组)。比较2组患者第一个24小
我国于2015年开启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电价定价机制改革是本轮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国外主要电力市场相比,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对竞争电价的认识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