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希尔顿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危机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为背景,创造了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借以表达他对当时西方文明的不满和担忧。他将西方文明成功地融入到了中国的香格里拉,使其既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又兼具现代西方文明的成果。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一词,并使后来人发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康威的叙述,给人们呈现出了一个遥远神秘、风景秀丽、矿产丰富、人际和谐和永远年轻长寿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深藏在无人知晓的大山深处,拥有现代化的设备,却不被任何宗教和政治支配。在西方文学中,香格里拉是隐藏在大山里的桃花源,主张中庸之道和儒家精神,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香格里拉的内在责任是为即将来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一个避难所,它是现代的诺亚方舟。本文着重从浪漫主义色彩上分析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创作背景、创作原因,以及作者在创造香格里拉这个崇尚自由的王国时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正文共分五部分:导论部分展现《消失的地平线》的主要内容,并简单介绍国内外的相关评论。第一章分析了希尔顿对理想国度的想象和期望,分析了将香格里拉这个理想国度定址在中国的原因和必要性,并结合现实分析了虚拟世界中的卡拉卡尔山、蓝月亮谷和喇嘛寺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第二章从浪漫主义的拜伦式英雄角度分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态度转变,以及他们的奇特经历。第三章重点分析希尔顿笔下东方文化,尤其是香格里拉的宗教和文化。结论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我国推行社区服务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末正式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第一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
随着手机银行、在线银行业务办理、电子商务等银行业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银行业务自动化办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信贷在当今社会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
我国自1978年来实行的家庭经营制度,赋予农户农业生产剩余所有权,为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激励诱因,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由此引发了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动力性能的逐步提高以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交通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员重伤与死亡。每年造成约15-60万人员受伤,约5-12万人员死亡,给国家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取得了生存的土壤和培育的空间,并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市民社会基础性力量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个人权利实现的新方式、社会秩序整
本课题是在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影像作品的背景下,从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角度入手,全面地深入研究虚拟技术在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中的应用方式、形式表现,以及主观情感表达方式。
互联网已经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网络窃密等问题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公众
当钻遇泥岩地层时,井壁失稳问题就会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手段对硬脆性泥岩水化及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钻井工程
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
贫困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进行扶贫工作,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重要难题。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农业扶贫工作一直被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