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效一体化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成为涵盖航空、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磁悬浮、公交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轨、路、空三位一体的超大型交通枢纽中心,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中转换乘,日旅客吞吐量达到110万人次,将实现“超越航空、超越上海”的枢纽战略,形成各种资源融汇地,具备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纽带。作为城市功能集中体现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其规划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必创新高,呈现出规模巨大且跨度面广、客流量大且高度集中、换乘复杂且衔接口众多、管理界面与职责交叉等特点,一旦发生危机,将严重威胁社会秩序和公众生命安全,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危机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将直接影响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虹桥枢纽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有关大型城市建筑群危机管理研究也具有时代发展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论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中的三阶段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结合上海虹桥枢纽未来运营模式和危机特征加以归纳创新,提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三阶段“循环型”危机管理体系设想,即危机管理的事前预警、事中应对和事后评估。同时,针对虹桥枢纽危机管理现存问题,借鉴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经验,提出建立虹桥枢纽危机管理一元化领导机制、协调联动机制,以及与公众、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多方合作网络的对策研究,力求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