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第一茬抽穗期新苏2号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cvXinsuNo.2)为研究对象,设未添加甲醛一直开封(A)、未添加甲醛开封30min后封口(a,以下简称“未添加甲醛开封30min/d”)、添加甲醛一直开封(B)、添加甲醛开封30min后封口(b,以下简称“添加甲醛开封30min/d”)等4个组;每个组分别在0、3、8、15、20d采样,对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菌落总数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甲醛添加及贮后不同开封方式对新苏2号苏丹草青贮饲料二次发酵的影响及其理想的抑制方法,为新苏2号苏丹草青贮制作及提高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结果显示: 各组的感官评定得分随着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有不断下降趋势,色泽、气味和质地等级从“优”降到“一般”;a、b组的得分除了0天与一直开封组相同外,在其它采样时间,分别比相应的A、B组高1-3分;B、b组的感官评定得分较相应的A、a组高1-4分。 随着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各组的pH值、NH3-N浓度、乙酸(Aceticacid)含量逐渐升高(P<0.01),而乳酸(Lacticacid)含量逐渐下降(P<0.01);a、b组和B、b组的pH值、NH3-N浓度及乙酸含量均分别低于相应的A、B和A、a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乳酸含量分别高于相应的A、B和A、a组(P<0.05)。 各组的DM、CP、EE含量随着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P<0.01),而Ash、NDF、ADF含量随着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有升高趋势(P<0.01),Ca和P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性;a、b组的DM、CP、EE含量分别高于相应的A、B组,而Ash、NDF、ADF含量分别低于相应的A、B组,Ca和P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性;A、a组的DM、CP、EE含量显著低于B、b组(P<0.05),而Ash、NDF、ADF含量显著高于B、b组(P<0.05),Ca和P含量变化没有规律性。 从0d至20d,各组的乳酸菌菌落总数随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从1×106CFU/g水平下降到了1×104CFU/g水平,开封时各组中没有检测到霉菌,随着贮后开封时间的延长,各组的霉菌菌落总数有增加的趋势,从1×104CFU/g水平增加到了1×105CFU/g水平;a、b组的乳酸菌菌落总数分别高于相应的A、B组,而霉菌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相应的A、B组;B、b组的乳酸菌菌落总数分别高于A、a组2.2×104CFU/g-1.1×106CFU/g。 总之,是否甲醛添加及贮后不同开封方式对新苏2号苏丹草青贮饲料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开封取样后封口处理各项指标优于一直开封处理,添加甲醛组的各项指标优于未添加甲醛组,开封30min/d添加甲醛组能有效抑制新苏2号苏丹草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