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系统多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完全清洁的发电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只需要较为简单的聚热装置,而不需要光伏发电中昂贵的硅晶材料,不仅降低了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还避免了二次污染。另外,太阳能光热发电是通过光热转换获得的热能,再转换成为电,又因为热能可以以价格低廉、形式简单的方式存储,所以光热发电技术可以在没有太阳光照的时候继续发电,很好地解决太阳光照不稳定、不连续的缺点,使太阳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利用。  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由于具有发电稳定、低成本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建厂发电。研究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不但利于我国新能源发展,而且为我国能源利用多样化提供崭新道路。但是由于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系统的工况变化范围很大,且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滞后、参数时变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单一式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导致较大的瞬态误差。基于合成分解的多模型控制方法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本文首先研究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机理,以及换热系统工艺原理,将多模型控制与预测控制算法进行结合,并应用于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首先本文研究了多模型建模方法,提出了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最佳的子模型个数以及对应的数据区间,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多模型建模,并在非线性对象进行多模型建模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斯核模糊核聚类算法的多模型建模可以有效地逼近非线性特性,可以自动寻找最佳聚类个数,且聚类效果比传统模糊核聚类好。本文深入研究了多模型的不同切换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不同的切换方式时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该算法应用到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中,解决了此类工业过程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防止了过热蒸汽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减小了过热蒸汽温度的动态和稳态偏差。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作为桥梁,连接了虚拟信息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人们可以直接感受来自客观世界的反馈,进而使周围环境“可观可控”。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目标在于感知对
随着服装业的兴起,工业缝纫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伺服控制器是工业缝纫机的核心。对于这种成本要求较高的产品,迫切需要开发高性价比的伺服系统。本文就是针对工业缝纫机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