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它能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并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制度创新,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自1996年到现在,有一大批中等职业学校积极进行了学分制的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规范管理制度、改革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具体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学分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行,也极大地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但学分制的实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继续推行学分制,本文在论述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仔细查阅资料,本文首先论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了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的基本特征、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特征以及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并从以人为本、人的发展和终身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行学分制的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现状,总结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实施经验,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接着对部分发达国家实施学分制的情况进行了论述和比较,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现状、学生特点及发展状况,从教育观念、思想认识;学分制实行的课程、师资、教学及硬件条件;学分制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政策保障等若干方面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为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提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