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引导——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一直以来对农村的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农村群众文化消费进行引导,不仅关系到农村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是适应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文化的繁荣。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当前农村群众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可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村群众的素质,从而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从而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可以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而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特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以及个别访谈等方式获取山东省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农村群众文化消费不均衡现象严重;与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文化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多样化,然而却得不到满足。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自身消费能力、消费观念以及消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引导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的三点对策。即:加强消费主体培育,确保农村群众的经济来源,对农村群众分层次进行消费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有效时间资源,最终引导他们实现文化自觉;创作适合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的文化产品,在坚持正确的方向的前提下,立足乡土特色,创作文化精品;改善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环境,主要是改善大众传媒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但记录了了我国上千年以来的灿烂的历史,而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必须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高校的资
人文素养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在重构中国社会形态的今天,对于人文素养这一概念重新诠释与运用,特别是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直
“内圣外王”思想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内容是内在的德行修为达到圆满并由此外化为治国平天下的丰功伟业。“内圣外王”思想引导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