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函数图像法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表征方式,能清晰地反映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它并不是数学中函数图像的直接迁移,如果在物理教学中没有处理好有效迁移的方法,函数图像法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分析,学生函数图像应用能力不强的原因是不能从直观的函数图像抽象出物理情景。如果每种类型的函数图像的获得都是从物理情景体验中抽象出来的,那么学生将函数图像立体化,并使学生区分函数图像法和函数图像的能力变强。因此,本文将开展函数图像在物理实验中的教学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证调查、阐述了在高中物理力学和电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函数图像法能力的可行性。再通过对教材中和高考实验中的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对函数图像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能力的调研,论述了培养学生函数图像应用能力的意义。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函数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物理实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每个实验对函数图像的要求和能力培养,以及物理函数图像法比数学函数图像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为案例设计做准备。其次,基于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以布鲁纳结构-发现理论为依托,设计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两个实验案例。并对设计意图和目标达成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的测评,发现通过单元备课,教师呈现更多地实验素材,有线索地鼓励学生多假设、多尝试,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整合,使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并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将函数图像立体化的能力,实现函数图像由数学向物理的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