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古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法法治疗气阴两虚夹瘀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改善程度。希望能为临床治疗肾性蛋白尿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9例深圳市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区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蛋白尿在2.0-3.5 mg/24h之间,在严格纳入标准的基础上,将纳入对象分为病例组(益气养阴活血法汤药,水煎服)30例和对照组(ACEI治疗)29例。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数值变化,比较两组治疗蛋白尿的有效率,并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及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蛋白尿疗效: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蛋白尿的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所观察的病例中,病例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控制为1例,显效有12例,有效9例,无效为7例,总有效率是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状疗效: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治疗与ACEI治疗组对比,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病例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病例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对照组临床痊愈为0例,显效仅1例,有效为12例,无效达16例,总有效率是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室指标:病例组与对照组对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可升高患者血白蛋白(ALB)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P<0.05),降低患者总甘油三酯(TG) (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照组对于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气阴两虚夹瘀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重要病机。益气养阴活血法方药对中医证属气阴两虚夹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本研究中对肾功能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