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吹管乐器“冒顿潮尔”自上世界八十年代发现与新疆阿拉泰蒙古族自治乡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广阔的新疆大地上诸多民族都有与其相似的吹管乐器。这种形制古朴演奏方法独特吹管乐器对于我们探索吹管乐器的渊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但是前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冒顿潮尔”与“胡笳”的关系上和诸多相类乐器族属方面,扩大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忽略共同点,将各类乐器孤立研究。而针对“冒顿潮尔”渊源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本文还是从“冒顿潮尔”与“胡笳”关系的等基本问题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冒顿潮尔”的历史渊源。基于此,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冒顿潮尔”与“胡笳”,在前人有关于形制、演奏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两者名称的含义和音乐线索方面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通性,进一步夯实了“冒顿潮尔”就是“胡笳”的观点;第二章“冒顿潮尔”相类乐器的考察,笔者将新疆地区和笔者采风、查阅到许多国外的与“冒顿潮尔”想类乐器进行比较,这些乐器不仅在形制和演奏方法方面相似,就连乐器名称都是几乎都是一致的,因此虽然地处不同国家分属不同民族的这些乐器实际上是同一类乐器在不同地区的遗存,也是同一文化源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和发展。第三章“冒顿潮尔”渊源试探,结合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地理学等相关资料,认为中国是“冒顿潮尔”相类乐器的文化源头,“冒顿潮尔”是在龠类乐器体系一个重要的支流。“冒顿潮尔”与“夏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承载这类音乐文化蒙古族极有可能是继承了夏王朝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