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主体生存状态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审美意义——兼论生存状态转化为散文的机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ong1973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所讲的"现代散文",是指"五四"以来的20世纪中国散文.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显示了写作主体生存状态与现代散文创作的密切关系,为了论述这个问题,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写作主体生存状态受到重视的两个原因:一、重视个体生存状态的创作思潮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二、散文创作的本质规律使然.第二部分界定了写作主体生存状态的概念,论述了生存状态与生存境遇及个体生命历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现代写作主体的一般的生存状态和个体的生存状态.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写作主体生存状态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审美意义:一、它是散文创作的本源;二、它构成散文创作的基本内容;三、它确立了散文创作的真实维度;四、它影响现代散文的形式创造.第四部分论述写作主体生存状态转化为散文的创作机制.
其他文献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历史起点.通过对20世纪20、30年代一些主要女作家创作情况的简单介绍,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阐明了张爱玲文学创析的历史起点.第二部分
该文大致分为三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一、着重论述文艺创作实践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冲击,分析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局限. 二、文艺创作带给现实主义的新质,形成了现代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土默特土语是蒙古语方言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的一个分支,虽然有些学者们用传统语音学方法对该土语语音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至今还没有用声学语音学分析方法进行过研究土默特土语.
王蒙在当代文坛具有双重身份:作家和批评家.他在辛勤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的同时,也从多年的创作实践出发,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文学批评.这类文章可以称之为“作家批评”.王蒙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