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17世纪中国茶输入英国,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的流传,18世纪中后期英国饮茶风靡之原因,中国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的流传情况以及其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第一部分:17世纪中国茶输入英国。这部分主要考证了茶最早见于英国文献的时间,中国茶输入英国的时间和中国茶输入英国的途径。茶叶最早见于英国文献是在1615年。而中国茶输入英国的时间则要晚于1615年,但具体的时间则不能确定,存在多种说法。笔者比较赞同1657年中国茶已经出现在英国的观点。同时,由于中国茶传入英国的时间不确定,故无法对茶叶传入英国的途径展开论述。但可以确定的是1657年出现在英国的茶叶是由荷兰传入的。笔者还考辨了中外文献记述,认定17—18世纪输入英国的茶叶基本上是中国茶。 第二部分: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的流传。这部分主要论述了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社会的流传情况,当时英国人所饮的中国茶的种类以及他们对茶的评价。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小等因素,饮茶在英国社会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甚至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当时英国人所饮用的中国茶主要包括武夷、工夫、白毫、小种、乌龙、色种等红茶,以及松萝、珠茶、熙春、屯溪、贡熙、瓜片等绿茶。但是在这一个半世纪里(17世纪下半期和整个18世纪),不同的时间段,英国人饮茶各有偏好(或红茶或绿茶)。此外,茶叶传入英国以后,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遭到了许多人反对,但仍有许多人支持饮茶。总体而言,英国民众对于饮茶的评价是褒大于贬。
其他文献
<正>1.引言地层元素测井获取复杂地层的岩性信息,并且直接测量烃源岩中的有机碳含量,已成为目前很重要的测井方法。获取的元素干重为Wtj =F yj /Sj,其中jy为元素产额,Sj为灵
会议
在尼采等人思想中步入神坛的现代审美伦理,被法兰克福学派拽回凡间,在神性与世俗的对照中进入自身发展过程之拯救世俗的程序。它以自身的普遍性——自由——映射出现代资本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患者、医务人员关注感冒清片(胶囊)、脑络通胶囊等中西药复方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通报恩示,感冒清片(胶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网的重要枢纽点,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点,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有重要作用。针对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现状对其进行安全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左右,是引起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目前无论是VCI还是VaD的诊断标准,都
个人主义不是自古就有的,它虽在西方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中早有萌芽,却只有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肥沃土壤中才逐渐形成、充分发展和最终成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决
南非宪政改革是在一种混合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南非宪政改革的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殖民地时期的宪政改革,种族主义时期的宪政改革以及新南非时期的宪政改革和发展。这个发展
本文论述了用于海上船只与地面站微波通信的定向天线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本课题是低成本转台伺服系统运用于民用领域的一次尝试,为该类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推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界中的新兴起的教育项目,受到了高校的重视。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却在我国高校中发展得举步维艰。人们在专注于发展素质教育
激光测速技术是目前交通管理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效的管理与检测手段,它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和能量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