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厄莎信仰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莎信仰作为拉祜人的原生信仰,其信仰行为作为惯习或显或隐地充溢于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在对新年庆典、叫魂驱鬼保福以及新建fuq庙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可初步看到厄莎信仰作为行为实践在大塘子村人民俗生活中的存在状态。他们既通过全寨集体性的年节活动与厄莎相遇、获得回归与净化,也通过即时性地向厄莎求助维持生活的平稳进行。作为非反思的惯习与日常行为,信仰厄莎即使为当地人所感,也难以被他们抽离出生活进行专项性的分析思考。但这种“应当如此”的感觉如此之强,以至于他们对如何实践最为稳妥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fuq庙的重建就是这一坚持的结果。关于“厄莎是谁”,对于当地人与他者,厄莎分别是不被分析的和被分析的。不被分析的厄莎以可见与不可见混融的形态存在于不同文化持有者与不同层面之中;被分析的厄莎则因为他者的分析有了种种引申。他是无微不至的父亲、两性合一的至上神并象征自性原型。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双方交互重心从当地人向他者的转移,其中神话文本是分析的起点;这也是当地人与他者的整体性与交互式的实践,为我们自我反思并更好地理解厄莎提供机会。至于“厄莎信仰是什么”,它作为非反思的存在充溢于大塘子村人民俗生活实践之中,保障生活顺利进行;它维系关系、指引秩序,这往往通过“纳入整体”的方式进行,是它的自我调整与对外实践:信仰厄莎也是内在心理实践,是当地人的先验共识,暗含对自性的追求。这些共同为厄莎信仰“在之中”的存在方式提供可能。厄莎信仰以此方式存在于大塘子村人的生活之中,由于与他者的交互对话作出种种适应与回应。随着对信仰中信的过程的强调,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信仰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信仰本身成了一种实践过程,当地人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对于调查者来说,调查与著作本身就是一个实践与再实践的过程,是自我理解、建构和书写的一部分,也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其中暗含了出于各自目的与背景的选择与呈现,这就导致了不同归类与划分。因此最后呈现的,往往是双方互动实践的结果。同时,双方的互动实践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他者的各种观点实为不同阶段的产物,其是否适度、对当地人的影响是什么,这又需要即时或历时地回到当地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出。
其他文献
庙会作为民间信仰的集中表现形式,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交互研究的一个焦点。民间信仰问题是当前国家的热点问题,亦是众多学科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对庙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工程周期比较长,并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做
现有破坏性创新分类主要聚焦于新产品或新服务在价值提供方式以及它们对现有市场侵蚀方式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侵蚀的目标市场性质差异及其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在创新实践中
本论文通过对Walpola Rahula所著《佛陀教育》进行解读,分析了罗睺罗佛教理论内核,以及他的无我理论,并结合罗睺罗自我净化的实践方法讨论其现代意义。他主张佛是人,不主张偶
安部公房是日本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舞台监督,在海内外享有很高评价,其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安部公房在其虚构的文学世界里融入现实性,通过描写非同日常的故事,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顾客是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强调转换成本在提高顾客承诺和顾客忠诚中的重要性。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研
“有限责任公司”最初于1892年在德国立法中出现,其为弥补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这两种公司形态的缺陷而产生,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特性。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特有的制度,股东优先
加拿大新生代实力派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自2001年出版以来,在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中引发高度关注,可谓好评如潮,获奖连连。评论界对该小说的批评涵盖诸多
流形是微分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在工程应用领域,机器学习的一个研究热点方向就是基于局部线性和全局非线性假设的流形学习方法。流形学习可以有效地探测高维数据空间
南宋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则是权臣当道。虽然内忧外患不断,但凭借着优越的贸易位置和农耕环境,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仍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禅宗就是这时